关于微习作教学的思考

2018-02-25 10:16江苏建湖县实验小学2247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34期
关键词:船长自然段习作

江苏建湖县实验小学(224700)

时下,微习作已经成为小语课堂教师常用的一种读写结合形式。何谓“微习作”呢?“微”的主要特点是“短,小”,“微习作”也就是指短小的习作训练。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一周一次的习作训练显然是不现实的,而课堂微习作正是可以突破常规的习作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应以文本教材为基础,找准习作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那么,在微习作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速战速决

在阅读教学中,微习作作为一种常用的习作形式,教师要从微习作本身的特点与意义出发,找准微习作的语言训练点,及时引领学生进入训练状态,速战速决,避免在微习作训练中耗时过多,而忽略阅读教学本质现象的产生。这样引领学生进行微习作训练,才能实现阅读与写作质量的全面提升。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一课时,课文主要讲了哈尔威船长为了指挥船上人员顺利脱险,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个人安危,从容自若,镇定指挥,终于使船上人员得救,而自己却与轮船共存亡的事情,赞扬了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的精神品质。在教学结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别以克莱芒水上,和船上得救人员的身份,想象一下当他们看到徐徐沉入大海的船长,他们的脸上会有怎样的表情,会在心里默默地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请想一想,再写一写。这样的微写作训练恰好安排在学生情感的愤悱之处,宣泄之处,于是人人情动而辞发,下笔如有神。这样的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而且还有效升华了文本情感,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要点到为止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阅读引领学生进行微习作训练,这本是实现读写双赢的一个有效策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经常会忘记读写结合的初衷,在阅读课堂中渗透了过多的习作知识,这样过犹不及,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在一些习作知识点的渗透上,教师应点到为止,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这是一篇说理文,作者主要以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等国内外优秀人物的事例来论证滴水穿石的道理,在教学这一课时,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一次有关用具体事例来阐明一个道理的微习作训练。因此,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回想一下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以加深学生对启示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或者知道的一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把他们的事情写下来。这样教学,通过微习作训练,学生可以对通过具体事例来论证一个观点或者道理这种写作方法有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润物无声,渗透无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要切中要害

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领学生们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时候,考虑比较多的是文本的写作特色,或者是关于文体方面的写作知识等等,整个训练显得大而空。在基于微习作的阅读课堂中,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微习作训练的时候,要善于从文本中选取学生最为需要的地方,以切中学生习作的要害,提升课堂微习作的教学效益。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下册《莫高窟》一课时,文中第二自然段主要以总分总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莫高窟彩塑的特点,第三自然段向读者介绍了莫高窟壁画的景致,这两个自然段是详写。课文第四自然段向读者简要介绍了莫高窟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情况。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些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为素材,让学生仿照着2、3自然段总分总的形式进行想象写话。如此教学,不仅为学生如何进行写话指明了方向,而且还降低了学生的写话难度,切中了写话的要害,有助于学生写话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在课堂微习作训练方面,教师要独具慧眼,挖掘到文本教材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训练点,把握好微习作的教学处理方式,引领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以使学生在课堂微习作的推动下,习作水平能够跃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船长自然段习作
出发吧,船长
秋天
美丽的秋天
丢失
习作展示
蚂蚁小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