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陶小军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套教学理论,它指明了教学、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为当前课堂教学最优化指出了明确的实践探索方向。“教学做合一”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学并不仅仅是要传递给学生知识,也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们怎么学,更要教授学生做的方法,真正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与工作实际。教师不但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身体力行地做,用实际行动践行,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信息技术需要学生完成大量的实践操作,学生们有效开展实践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
“教学做合一”模式要求教师必须采取全新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尊重学生们的主体体会,围绕学生需求及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共同探索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不是强行灌输。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影响到信息技术教学发展,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主动探索及实践的意愿降低,最终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在运用“教学做一体”模式的过程中也能够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将更愿意与教师交流和沟通,配合教师共同完成知识学习,真正落实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学生们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非常容易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小学生们刚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他们会觉得非常深奥晦涩,与自己的预想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应该从教、学、做三个方面入手,围绕信息技术教学的总体目标进行整合,使信息技术教学实现最优化。
“教学做合一”模式的应用是实践能力培养在信息技术课堂地位提升的重要体现,目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理论知识展开,这些内容虽然有效涵盖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但是却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密切联系,大部分学生无法在课堂外应用这些知识,“做”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处于严重缺失状态。而教师利用生活知识可以将教学与实践完美地联系起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将大幅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学生的生活保持高度关注,而学生也必将做出积极反馈,教、学、做快速整合将为教学效率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非常机械和被动的状态,他们看似在动脑思考,但是却只是被动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当前信息教育存在的不足,努力通过有效方式帮助学生通过实践验证自己获取的知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转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勤于实践。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实践欲望,教师设计课程时要注重课程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与实践的快乐。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教学做合一”模式应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实现“做中学”,即学生们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获取知识,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知识的掌握水平,通过学习和生活积累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改变传统课堂中完全由教师进行知识讲解的方式,给予学生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实践,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索并发现知识。
“教学做合一”模式运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将教育、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意识,从根本上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