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抗日根据地慰劳运动研究

2018-02-25 07:11吴云峰
新乡学院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归队伤病员八路军

吴云峰

(黄山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一、引言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了游击战争。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民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慰劳运动。民众对八路军的慰劳帮助部队解决了供给方面的难题,提振了士气,具有重要的意义。

抗战期间,各根据地都发布通知要求民众开展劳军运动以配合八路军的反扫荡斗争。1939年2月7日,《新华日报》登载文章称:“晋东南各界救国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于三日向全区发出紧急通知,根据敌人二次围攻晋东南之企图,号召各救团体立刻以劳军运动为中心,展开宣传鼓动与组织工作。其具体工作为:一、抓住每一个小胜利,召开庆祝大会,发动劳军运动,解释敌人进扰情势与意义,造成参战热潮,动员民众参加抗日军队。二、接近战区各县,应该反对张惶溃乱,进行担架、运输、通讯、警戒等各种组织,以及有计划之破路拆城与清室空野工作。并在军队通过时,举行联欢大会,以提高抗战热情,密切军民关系。”[1]山东省临时参议会、山东省战工会于1943年2月23日作出《山东省临参会、山东省战工会关于拥护抗日军队的决定》,该决定称:“军队于作战后,各级政府应发动群众慰劳慰问,在旧历年节前后,对驻军要举行隆重之慰劳慰问一次。对驻在医院之伤病员,亦应时常注意其生活,予以适当之慰劳慰问,以振奋军队的情绪。”[2]270

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展的民众慰劳运动对于增强军民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动员群众参军、为部队提供后勤保障等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二、民众慰劳的主要方式

(一)捐款、捐赠物资

抗日根据地的民众经常自发或有组织地为部队捐款捐物。例如,在百团大战期间,晋东南某工会捐款慰劳军队,《新华日报》报道了此事:“晋东南××工会全体工友,获悉百团大战第二阶段胜利展开,甚为兴奋,除开大会庆祝胜利之外,并捐献前线将士洋三百四十五元七角,有一个工友席成光,竟将家中仅存的银币三元,也自动献出,工人阶级爱国家民族的精神,实在足以模范。现此款已派专人携缴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3]为了慰劳八路军战士,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妇救会也发起了募捐活动。1939年3月22日出版的《大众日报》登载文章称:“妇女救国会发起了有意义的工作——春节募捐运动,每一个有妇救会的村庄,都在活跃着。东北风刮得很大,飘飘的落着雪花,天气还是十足的严寒,募捐队从一个村庄又踏进一个村庄,从一个门口踏进一个门口,各区都发现募捐队。”[4]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女性并不参与政治活动,她们婚后的主要工作就是相夫教子。而在抗日战争期间,各抗日根据地的妇女也被发动起来,她们踊跃参加慰劳运动,为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1939年1月11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道了高平农救会募集鸡蛋慰劳前线战士的事迹:“高平农救会同志,最近为了提高全体同志的救国热诚,兴军关系,特发起慰问前方英勇将士运动,他们发动会员自动捐有五千鸡子。各区农救会对此号召极为兴奋,七日之内就将五千鸡子集齐,此种热烈救国情绪,实值各界人士所学习!”[5]1939年1月23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道了山西省浮山县民众募集棉衣慰劳前线将士的情形:“本县牺公联委会,因鉴于天气日趋寒冷,我前方将士在冰天雪地中,浴血奋战,乃于前日发动募集棉衣运动,全县民众热烈捐助……已募集棉衣百数十件,皮袄一件,白粗布三丈五尺,手套十五付,大洋八元五角。”[6]1942年7月17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道了晋冀鲁豫边区的岳南抗日根据地在1942年开展劳军运动的情形:“我八路军决死队到浮山县李家堡兴唐河一带后,当地民众莫不兴奋万分,河底、李家河等各编村,日来展开热烈的劳军运动,柳寺坡王二嫂,亲自携着白面去慰劳军队。”[7]

除了村民之外,根据地的一些工厂主和工人也主动慰劳八路军。1939年2月21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道了襄垣、潞城等地的煤厂主和工人慰劳八路军的事迹:“我军击溃进攻和顺辽县之敌,捷报传来,襄垣潞城各煤厂主及全体工人兴奋异常,在丁经理、张阑卿、申奋魁、张中央、王之宗诸君及工会的发起之下,展开慰劳和募捐抗日经费运动。首由丁经理(永兴厂)捐洋五十元作八路抗战经费,本月四日,张阑卿先生又送猪一口及胜利酒多斤,申奋魁先生送猪一口,细粉五十斤,永兴煤厂工人送猪一口,王之宗先生送白面多包,石楼坪工会送鱼及各工会和厂方送大旗三面,吹笙打鼓的把慰劳品送到当地的八路军驻地,表示着厂方及全体工人拥护抗战的最高热诚。现八路军将永兴厂经理捐助之抗日经费五十元输赠该厂工会,作为工人恤金或创办合作社基金之用。”[8]

抗战期间根据地条件艰苦,前线将士往往缺吃少穿,部队补给十分困难。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之后,国民政府停止了对八路军的供给。民众给部队捐钱、捐物,部分地解决了部队供给困难的问题,激发了八路军将士的抗日热情,也增进了军民团结。

(二)写慰问信、组织文化娱乐活动

除了捐钱、捐物之外,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民众还以写慰问信、组织文化娱乐活动等方式对抗日军队进行慰劳。1939年3月1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道了武安县农会慰劳抗日军的情形:“武安第三四两区农会日前发起慰劳运动,于本月(指1939年2月——笔者)十三日已有一百五十余村农民救国会两万余会员热烈响应,集合慰劳信二百余封(多写团体署名)及大批慰劳品,计羊百只,猪数口,还有柿饼胡桃各种食品甚多,共举代表五十余人,由三四两区农会率领,分头慰劳驻武抗日军,被慰劳者有八路军×××队,冀察××部与河北×××部均荣耀接受,并各与代表联欢二日,以表谢忱。”[9]据《抗战日报》报道,宁武县某村的群众对于劳军态度十分积极。他们表示,“咱们没有稀罕的东西,送些羊子、葫芦、山药来表示咱们的心意”,“并到处请识字的人代写慰问信,问候分区首长”[10]。 1941年12月,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之六专区所属之邢西县给抗属宣读了十八集团军总部的慰问信。1942年1月26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上月二十七日,邢西县府召开在乡荣誉军人座谈会,到会荣誉军人多人,会中并由抗大刘同志代表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宣读慰问信,同时分送每人过年费十元。到会各荣誉军人,对于军政当局如此关心,深为感动,并表示今后愿意在乡努力帮助政府进行各种抗战工作。”[11]

1943年12月8日发布的《中共山东分局、山东军区政治部关于一九四四年拥军与拥政爱民工作的指示》倡导以写慰问信、组织文化娱乐活动的方式慰劳抗日军队:“地方各村普遍召开拥军大会,政权开政务会,检查一年来拥军优抗工作,由群众自定拥军公约,自动写信慰问,征集慰劳品(反对摊派),派代表参观,欢送归队参军。双方可以秧歌、高跷等群众文化娱乐形式扩大宣传,亲密感情。 ”[12]1943年 12月 20日发布的《中共太行区党委关于拥政爱民拥军运动的指示》也倡导用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方式对部队进行慰劳:“在文化娱乐和宣传运动中,编发各种拥爱的歌曲戏剧,普遍演唱。务使正月间的文化娱乐,成为军民联欢运动。”[13]

(三)开展节日慰问活动

1942年,罗瑞卿、陆定一发布命令,要求八路军野战部队各级政治机关在节日期间慰劳伤病员,促其早日伤愈归队:“为了慰问与鼓舞医院中的伤病员,使其早日痊愈归队,各级政治机关应于新年中负责在部队中发动热烈的慰问伤病员运动。具体工作如下:(一)动员全体指战员在新年中给伤病员写慰问信,送贺年帖。(二)推举代表,组织慰问团,亲到医院慰问伤病员,并向他们贺年。(三)尽可能准备慰劳品,送给伤病员,使他们新年过得很热闹快乐。”[14]据1943年8月28日出版的《抗战日报》报道,晋绥抗日根据地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将中秋节确定为劳军优抗节,并布置了四项工作:“(一)在中秋节发动群众给驻地部队,前方部队,医院伤病员,及村中抗属送礼物。如瓜果蔬菜及其他食品。(二)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请抗属吃饭,密切抗属与政府之关系。(三)各机关学校,在各驻在村请抗属吃饭,并募捐物品慰劳优抗。(四)组织慰问团,慰问驻军与伤病员及抗属。”[15]据1939年3月17日出版的《抗敌报》报道,河北省平山县在旧历年节慰劳了部队和抗属。报道称:“平山各界民众为了表示对部队和抗属的拥护和敬意,在旧历年节举行了热诚的慰问,赠送隆重的礼物。据消息,此次全县慰劳部队的羊在一百三十只以上,猪在二十只以上,在十五日送到四军分区直属队的有猪三口,羊十三只,羊肉数十斤。他们对光荣的抗属是:在年节前后实行普遍优待一次,估计分发粮食在一千石上下,还发些零用钱,各村分别设席欢宴光荣的抗属,县区级的工作干部分头下乡到抗属家里慰问拜年贺节云云。”[16]1939年3月28日出版的《大众日报》报道了山东莱芜妇救会在旧历年节期间为部队送去慰问品,开展慰劳活动的做法。该报道援引了妇救会同志的话:“旧历年节到了,我们的救国会员们,为了要表达救国的赤诚,与帮助抗日部队起见,于是发起了一个募捐慰劳运动,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募捐之下,居然募集了一笔巨款,便买了很多的袜子毛巾,准备到×支队里去慰劳。 ”[17]

抗日将士长期在外征战,节日期间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在节日期间到部队慰问,是对抗日将士的精神慰藉,有利于稳定他们的情绪,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抗属为抗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要独自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同时还牵挂着战场上的亲人。在节日期间对他们进行慰问,能够使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慰藉。

(四)招待过往的军人

部队行军或是战士执行任务往往要经过一些村庄,村民们便主动想法解决过往军人的食宿问题。据1943年9月4日出版的《抗战日报》报道,山西省临县四区某村“所提条件中除了保证柴水食宿方便,还要发动交公粮时‘斗米斤面’,保证过往军人有白面吃,其他各村当即群起应战”。“区级机关团体已组计划委员会,现正在热烈竞赛中,五区各村拥军工作,在反对内战大会以后亦更加强,某村过往军人招待所已重新整顿并固定地址,现在每天轮流委派一人专门负责招待,柴火粮食经常准备好,过往军人随时可以食宿,不需任何麻烦”[18]。八路军和老百姓是鱼水关系,八路军能够在华北敌后坚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与当地群众的有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三、开展慰劳运动的意义

(一)解决了部队的供给问题

抗战前期,虽然国民政府会给八路军和新四军一些经费和物质,但这些经费和物质的数量很少。华北抗日根据地所开展的劳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队的供给问题。

百团大战取得胜利后,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群众纷纷给军队捐款、捐物。“太北辽县……举行三千多人的盛会,庆祝百团胜利……群众并当场献金五十余元,献鞋二十双,献锡二十五斤、米百余斤、钢三十余斤,写慰问信六七百封,献铁四五百斤、核桃三千余个。和东……许村的儿童团,组织宣传队,进行户户宣传,并动员献锡……儿童们把自己的小铜炮、铜扣都献出来了。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牺公办事处及各救总会工作人员,均捐一日菜金献给百团将士……太南平顺申文化先生献款二十元,并寄语前线将士,祝努力杀敌,他当贡献所有力量,动员民众,协助前方。漳北偏城、武安、涉县等县均先后召开热烈的祝捷大会,各县政府机关团体,捐献一日菜金劳军……磁县士绅发起募捐运动,各界及全县人民则热烈响应,不数日,即已募得现款三千余元,水果数十担,毛巾四打,锦旗多面。”[19]

据《晋察冀日报》报道,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平山县的群众给部队送去大量的慰劳品:“平山自开展突击游击区工作以来,在武装活跃的配合下,给了敌人以致命打击。群众抗日情绪更加高涨,纷纷掀起了劳军运动。今将收到慰劳品统计如下:计大洋一二○元,饼子一九○斤,白面五七○斤,鸡子二六○个,豆芽一二○斤,盐三○斤,菠菜一八袋,其他如豆腐、干菜、小米、大米、油、粉条、醋、酱、大葱、干柴、鞋、蒜、扒糕、猪等很多,现由该区慰劳团分别赠送各部队。”[20]根据地民众对八路军的慰劳,部分地解决了部队的供给问题,提振了士气。

(二)抚慰了伤病将士

一些抗日根据地特别针对部队中的伤病员开展了慰劳运动。1939年2月21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道了沁县民众到医院慰劳伤病员的情形:“沁县全体民众特于旧历新年发起慰劳战士运动。他们募集了很多物品,除以一部分慰劳和辽一带前线将士,其余均由代表携往伤兵医院慰劳受伤将士。这一工作不但振奋了受伤将士,并且对群众也起了教育作用。他们为募集慰劳品展开一个广泛的宣传,使一般百姓都明白军民合作的重要,明白帮助军队、慰劳军队即是帮助自己。一个老太太对募捐队说:‘我还有给小孩留下过年的鸡子请拿上吧。’她的小孩子不愿意,说:‘他们拿去我吃不上了。’他的祖母就劝他说:‘小孩子给他们吧,不是军队,咱们连年也过不成了。’在这样的号召下,仅沁县城和二区就为伤兵医院募到鞋子二百六十多双,袜子六十多双,此外手巾、牙刷、牙粉、肥皂、手套、茶叶、花生、点心、瓜子……一切食品用品几乎是应有尽有。这次慰劳使所有伤病员特别兴奋,他们认为得到这种同情的安慰,使各个人的伤病比上药都要好的快。伤兵代表对慰劳的代表说:‘他们希望早日恢复健康,重上前线杀敌,直到完全驱逐日寇出中国。他们要用自己的鲜血,灌溉自由之花,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幸福的实现,来回答最亲爱最诚恳的全沁县父老兄弟姊妹慰劳的盛意。’”[21]从报道中可以看出,民众针对伤病员开展的慰劳运动抚慰了伤病将士,教育了群众,也密切了军民关系。

(三)支持了对敌斗争

开展对敌斗争需要民众的支持,军民配合,才能有力地打击入侵之敌。1939年8月,八路军在壶关与日寇展开猛烈的争夺战,歼敌30余人。民众看到八路军打了胜仗,争相烙饼慰劳八路军。1939年9月9日出版的《新华日报》报道了此事:“由妇救会首先发起,来了个大规模的慰劳:她们家家户户都烧油饼,有的妇女,更提出了高度的要求,‘油饼必须烧得又白又肥,每家至少要烧三四十张’,各家烧好后都交给妇救会,再由妇救会转交慰劳八路军。”[22]莱芜县的妇救会制作棉衣,供八路军战士御寒。1940年11月28日出版的《大众日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莱芜七区××乡妇救会,于上月因见天气渐寒,前线战士需用棉衣,乃由该乡妇救会长吴××深入各村动员妇女做棉背心,获得各救会员热烈响应,不过三日即做成五十件,现已派员呈送区公所,转送前线八路军×旅,以作慰劳云。 ”[23]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阐述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他说:“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24]正如毛泽东所言,游击战争不能一刻离开民众,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民众组织起来开展劳军运动,有力地配合了游击战争的开展,对于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功不可没。

(四)配合了参军与归队动员活动

慰劳活动的开展,在根据地引发了报名参军的热潮。当时,对敌斗争十分艰苦,由于畏惧伤亡以及担心家属生活困难,一些战士逃离了部队。组织民众开展慰劳运动,既增强了军人的荣誉感,又解决了抗属的生活问题,对动员战士归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43年1月23日,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发出了《中共山东分局为动员逃亡战士归队给全党同志的一封信》,提出如下要求:“在年关努力进行优抚工作,组织村中一切力量,通过欢送会、慰劳会召开抗属会,动员抗属去影响和推动逃亡战士的家属,使他们的丈夫、儿子归队。 ”[2]241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安泽县通过慰劳抗属,促使回乡的战士归队。1940年12月5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本区安泽县,顷已动员七十名在乡战士,归队杀敌。临行时均举行了热烈的欢送会,大大提高了当地民众参加抗日军的情绪。该县自十月起即展开广泛的优抗和慰劳工作,各救会员及自卫队员分头下乡,帮助八十一家抗属收割了五百二十六亩田地,砍柴二万七千四百四十斤,救济赤贫抗属二十七户(计大口六十二人,每人给杂粮二斗,小口二十八人,每人给杂粮一斗),募捐洋二百八十四元八角,菜蔬二百四十斤,玉茭三石五斗,小米一斗二升,白面二十九斤,其他如大饼、花生、粉条、豆腐、鸡等物品无算,全部分别慰劳了归队战士的家属。现安泽各地均传颂着归队的光荣,大大提高了抗属的地位,整个归队热潮,现正在汹涌澎湃,日益高涨中。”[25]各根据地还为流亡、失散的军人提供方便,帮助他们归队。《豫晋联办施政方针》提出如下要求:“对流散在本区之抗日军官战士决给以安抚收容与适当安置,如愿归还原队者送其归队,如愿留在本区继续坚持抗战者给之以工作,如愿归家者决给以适当帮助。 ”[26]

四、结语

抗日战争期间,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民众慰劳运动。这一时期根据地民众的慰劳运动有力地支持了八路军的军事行动,也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民众动员能力,彰显了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伟大意义。

猜你喜欢
归队伤病员八路军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归队运动的热烈,开小差是最可耻的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归队运动的热烈,开小差是最可耻的
献血者归队流程设计研究
“收官”与“归队”——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
针刺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