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市共合镇小学 黑龙江海伦 152300)
留白,众所周知,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课文中的“留白”是指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者略写,叙述描摹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它宛如散布在文字里的颗颗珍珠,又似埋于尘埃之下的块块璞玉,如果教学中,教师能用一双慧眼去摄取,用一颗慧心去感知,用深厚的教学功力拂去尘埃,用精巧的教学设计去挖掘,巧妙地利用这些宝贵资源,用做语文阅读教学的素材,一定会衍生出有“四效”的课堂。下面我以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去年的树》为例,来说说我的具体做法。
“留白”艺术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在许多大师笔下可谓俯拾即是。小学语文课文中也不乏这样的“留白”。教学中抓住教材中的这些“留白”之处,巧妙地创设文本描述的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促使读者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进行相应的语言训练,表达自己所想,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丰盈了学生不同个体的体验与感悟!
《去年的树》是一篇童话,开头只是简单的写了一只鸟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没有对主要人物的外貌进行刻画,留有空白。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课文,感受到两个朋友那种朝夕相处的感情是如此深厚,引出疑问:那么在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鸟和一颗怎样的树呢?让学生展开想象,补白文本,描述自己心中的鸟和树的样子。学生通过启动已有认知加上对文本的理解,利用丰富的想象,描绘出:那是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像一个小精灵;那是一只穿着彩色外衣的漂亮的鸟,像个美丽的仙子……那是一棵高大茂盛的大树,像一把绿色的大伞:那是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像一个绿色的巨人……通过孩子们的描绘,树和鸟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是凸显了孩子不同体验的形象。孩子们说的兴趣盎然,竭尽所能争先恐后地描述,试问这样有兴趣的主动参与说话训练,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还会没效吗?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本留白,不仅能激发学生想象力,而且能通过补白,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补出语文味来。《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语言感知力,体现语文味。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课文留白,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补白,培养语感,进而补出语文味,这是很重要的,这样还可以为后续的写作训练打下夯实的基础。
《去年的树》文中共有五个主要人物,四次对话,而对话的提示语简单至极,这又是新美南吉给读者的留白,是很好的可利用资源。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自读对话,说感觉,体会语言的平淡,引导学生想办法:怎样才能使这些提示语读起来更有味道,有感觉呢?学生会说家描写神态的修饰词。教师再顺势出是这样的句子,学生品读,知道如何加。然后让学生利用这种该方法,结合人物内心世界加补留白处,使其更有味道。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学生的畏难情绪消失,目的明确的开始完成作业纸上的补白,那些词汇来源于他们与人物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思维创新迸射出的火花。学生填完后,再读一读,因为是自己的原创,读起来更有情趣,更有感觉,更有味道,读出语文味。试问这样的语文阅读课堂又怎能没有实效?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不同于以往,重点强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过程,使其得到真正的清高体验与感悟,并能进行思维创新与拓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即在文本留白处,进行创造性拓展思维,补白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情感,用写作延伸表达,彰显语文工具性的特点。
《去年的树》最后一段,将鸟儿的动作定格在“看”字上面,又给读者留下很大的空白。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想像:此时鸟儿看到了什么?他想对他的好朋友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进行练笔。学生写下的是自己变成鸟儿的思维,又自责,有埋怨,有不舍,有深情……将鸟儿的心理补白得精彩至极,笔端流泻出的是他们作为鸟儿给树的真情告白,令人感动不已!试问,这样利用留白处理,能不让孩子更积极地进入角色,一吐为快吗?有了这样热情,还愁写不出心里话吗?这样的阅读教学的课堂怎么会不高效?
新的《语文课标》定性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用优秀的作品陶冶人,文字虽然只是符号,而这简单的符号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然而文学作品往往表达含蓄内敛,这样就又会出现文本的又一留白处。如果能在此处进行拓展,无疑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相契的桥,充分感悟出文本的人文内涵。
《去年的树》整篇文章对鸟儿和树的情谊没有用一个词直白的词写出来,这又是作者给读者留白。让学生在鸟儿与树的相处中,在鸟儿与树的惜别中,在鸟儿历尽千辛万苦的寻找中,在鸟儿的深情凝视中……去体会他们的情感是那样的深厚,体会到鸟儿是那样信守承诺,联想到人也应该如此,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将语文的人文性感悟出来,一切都水到渠成,滋生于补白的过程中。试问,这样的语文课堂的教学长效性又怎能不被承认?
这节课我利用课文的留白,设计了“说外貌,加提示语,想象练笔等环节,这样不但使学生很好地了解课文内容,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情感,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而且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阅读方法,了解了作者的写作特点,相信在以后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一定能应用进去,尤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深远意义的影响。当然,文学作品的留白之处运用还要依据教学需要适当应用,只有将文本之“留白”处巧妙运用于语文教学上,语文课堂的“效”就会自然衍生,语文课堂教学就又多了一把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钥匙。
课文留白是名家留给读者的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是语文的魅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留白,将语文的魅力植根于孩子的心田,让每一个四十分钟都力求有效,有实效,做到高效且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