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医学院 浙江杭州 310053)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发展,新媒体以其“平民参与,自发传播、分享和互动,即时性,海量信息,操作简单,虚虚实实、真假未辩、良莠不齐”的特征[1],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研究认为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方面[2],互相渗透和影响。
1.新媒体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世界、了解国家的广阔视野,让大家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各类信息,特别是手机媒体携带方便、功能强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大学生第一时间能够获取新闻资讯。但是在丰富的资源中,一些迷信、色情、反动的不良信息也会夹杂在里面,随着西方文化的交流,各类思潮影响着主流文化思想,也会导致部分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大学时期是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尚不成熟,对于一些思想诱惑尚不能完全抵御,对于校园的舆论导向增加了难度。
2.新媒体能够提供丰富多彩的资源,大学生能够利用新媒体了解学术知识、专业资讯,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需求,同时有很多其他未知领域的知识也可以通过新媒体资源去获取学习,增加了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动力。然而有些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资源,为了完成作业抄袭网上信息,更有甚者抄袭论文,造成学术不端,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学习能力严重缺失。
3.新媒体也逐步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是拓展交际的平台和渠道,如QQ、微信、论坛等平台的虚拟性,让大学生没有思想负担进行交流和倾诉,促进不良情绪的宣泄和表达,为很多学生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的表现机会和表达平台。但是长期沉迷网络虚拟世界,使得部分同学远离现实人际交往,同学关系疏远,对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人际关系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甚至出现人际交往引发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对于校园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在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分为至关重要,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有以下建议:
(1)建立新媒体的监控管理制度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校园加强新媒体管理制度和队伍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部、团中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所以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和引导,对于营造高校良好的网络文化意义重大,严格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对于校园网、校园论坛、校园APP、公众号等校园新媒体平台制定管理制度,不得发布、转发虚假不实信息,倡导文明向上的信息,加强各平台的账号和内容监管,出现违规务必追究责任并严肃处理。
(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
校园文化中,不仅需要传统媒体可靠、原创的记录,也需要新媒体传播快捷、资讯广泛的创新方式。虽各有利弊,但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优势,深度融合构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复合式的新形势,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会更有利。例如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官方微博微信等线上形式宣传各类活动,从而引导健康向上的舆情传播。在系统性的管理上用纸质媒体进行统一汇总,在展现学校发展历史和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整理汇编,比如年鉴、记事等,也使校园文化统一思想,凝聚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二者的优势相互融合、综合运用,使校园主流文化精神不断壮大。
(3)将新媒体为传播载体,全面提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进行,把握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才能凸显大学校园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3],确立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养高校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积极宣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这些文化精髓和主题借助新媒体的方式进网络,进校园,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新媒体技术飞速发展,正以其独有的特点影响着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高校校园文化有较为深远的影响,需要在长期、复杂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学校各部门、全校师生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在实践中推进完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