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18-02-25 04:39杨国军
新时代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产教服务业供给

杨国军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300)

当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形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16.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5亿,占总人口的10.8%。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占总人口的17.17%;到202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到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届时约占亚洲老年人口的40%、全球老年人口的25%,将会超过美、英、德三个国家人口总和。与之难以匹配的是,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人才严惩不足,缺口达到1000万人。因此,加强老年服务供给,特别是人才供给乃是当务之急。作为人才服务供给重要力量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和供给质量。

一、养老服务业对高等职业教育供给提出的任务和需求

养老服务业人才既包括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也包括从事老年医疗、护理、营养、康复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员。培养造就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提高养老服务水平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高职院校为此开设了养老服务与管理、老年保健、中医养生保健、家政服务与管理、人口与家庭发展服务等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满足了养老人才需求。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日益增长的高品质需求,对高等职业教育供给提出了新的任务和需求,主要是:

一是精准对接养老服务业对高职院校办学需求。把握养老服务业发展状况与趋势,找准养老服务业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根本需求,明确高职院校办学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投放社会服务资源。

二是产教融合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准确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基本需要,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专业结构体系、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方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是促进养老服务业与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融合,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强化产教合作育人、协同创新,实现互利双赢。

二、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供给的基本状况

从国外来看,先进发达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纷纷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涌现出以德国“双元制”、美国“社区学院”、日本“老年介护”、新加坡“教学工厂”、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产教融合方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从国内来看,各高职院校面对养老需求,纷纷加强养老人才培养,政校企联合开展养老服务。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

(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供给薄弱

在教育部2017年度全国高校新增2311个本科专业中,2017年全国高校本科新增专业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有29所本科院校新增了与养老相关的专业,其中河北省有3所,主要专业有老年健康与管理、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社会学等,许多职业院校也新增了与养老相关的专业。截至2017 年,我国开设养老服务专业的高职院校达到70余所,我省约有12所高职院校。各院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供给力度,但是普遍存在招生生源不稳定、学生报考意愿不高、专业学生人数少、就业积极性低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养老服务类专科专业年招生人数约为5000人,全国不超过20万人。相对于1000余万的养老人才需求缺口,小规模、低数量的人才供给,仍然显得杯水车薪。

(二)师资力量不足,兼职教师队伍参差不齐

老年服务专业作为新兴专业,职业院校专任教师多是由其他专业转任而来,只是经过短期学习培训就上岗教学,普遍缺乏养老服务专业背景,更缺乏养老服务一线的工作经验,很多没有养老服务业职业资格证书,难以达到 “双师” 素质教师标准要求。而职业院校从养老服务机构聘任的兼职教师,虽有实践经验,但专业理论水平、授课教学能力比较有限,难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三)人才培养与养老服务产业需求衔接不紧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效果有待提高

很多专业定位不够明确,人才培养口径较为宽泛,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教材建设也比较薄弱。在培养过程中,多侧重面向养老机构,而面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则明显不足。因而与养老机构合作多,与社区和家庭合作少,导致人才培养面向出现偏差。学生实习时多是从事为老年人洗衣、喂饭、做卫生等事项,很少从事老年机构组织管理和运营、营销策划等方面工作,与实际的养老服务需要存在脱节现象。

(四)理论研究不足,指导力不强

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养老产业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模式、人才队伍建设、运行体制机制等方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多从模式类型、专业与教学、人才培养等角度展开,强调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养老人才培养、服务供给与社会需求不紧密甚至脱节,产生根源主要是职业教育与养老产业没有实现有机结合,难以产业需要。上述研究将养老产业与高职教育融合研究较少,以长沙商职院韩冰(2016)、江苏工职院闾志俊(2016)等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河北省作者发表的论文成果并不多见。

三、高职院校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教融合发展路径

深化养老服务业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产教融合,必将促进养老和职教两种业态、企业和院校两个主体共同发展。

(一)增设养老服务类专业,扩大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

要加强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预测,面向产业需求,积极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通过实行单独招生、增加招生计划等方式,逐步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社会捐助和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吸引学生就读养老服务相关专业。

(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深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重点环节的改革,建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专业和专业群。 二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定位,主要面向社区和家庭,兼顾养老机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养老服务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作流程、管理规范同步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三是加强教材建设。通过校企合作,组织遴选、开发一批优秀的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重点规划教材。鼓励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特色校本教材。引入行业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开发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职院校和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加强教师培训,扩大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努力培养造就一批业务水平高、敬业精神强、职业素养高、创新能力突出的教学人才。

(三)完善保障措施,形成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合力

一是大力推行“双证 书”制度,促进高职院校与养老服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深入合作,促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学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要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和教育学生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要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逐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吸引学生就业。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引导。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性,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支持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尊重养老服务工作、支持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产教服务业供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