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辉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职业技术学校 四川资阳 641300)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
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不难看出德育在整个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如此重视德育教育,却避免不了德育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被忽视。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被忽视,不在于学校的不重视,也不在于任课教师的不重视,相反地,学校和教师都会跟学生反复强调“要成材就先要成人”,社会上也特别强调为人处事,而为人处事的实质就是注重德。有德者方能“众星拱之”。
那么,德育教育究竟被谁忽视了呢?答案就是学生自己。学生为何又会忽视德育教育呢?
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性的学校,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侧重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有专业定向的,其专业方向决定了所需学习的内容的方向性。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进来的目的,主要就是学习技术本领,以便于将来好就业。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的学习内容就只是实实在在的与将来的工作密切相关的技能,而除此之外的其他东西,都对就业没有多少帮助,德育也就不被重视了。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与学的作用也是相互的,正所谓“教学相长”。因为不重视,学生上德育课时往往也就会表现出厌学情绪,打瞌睡、开小差、窃窃私语、不参与互动……不一而足,导致德育课教师成为课堂的孤家寡人。教师上课感到被孤立,也就会越上越没有心情,越上越没有激情,越上越不想花功夫在教学上,也就越来越不注重教学方法。在学生本来就缺乏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的情形下,教师再不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学生也就可能将其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了。
如何才能扭转局面,让学生重视起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难度颇大,不易找到突破口;而如果教师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兴趣,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喜欢上德育课,学生喜欢了这门课程,也就会在被教师的循序渐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重视起这门课程来,思想认识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转变。
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兴趣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种情境,并将德育内涵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在学习知识内容,而是在参与某项活动,且在参与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学到了手,完成了德育目标,这种轻松加愉快的方式,相信会让同学们喜欢上德育课。情境的创设方法有很多,比如语言描述,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对所要创设的情境进行描述;多媒体呈现,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如录音、音响、幻灯、录像等)资源,渲染所创设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角色扮演,教师让学生扮演角色进入情境中,加深学生对德育内涵的理解;等等。
我们知道,先进事迹,尤其是我们身边的人的先进事迹,能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砥砺前行。比如雷锋的无私奉献,邱少云的舍己为人。德育课上,如果教师能将先进事迹声情并茂地娓娓道来,甚至将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请上课堂讲述其切身经历和感悟,那给学生带来的是怎样的惊喜。学生在先进人物的影响下,相信其人生观、价值观必会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形成。选择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效果尤为明显,能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到学习有榜样,行动有方向。这也切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德育课不一定要局限在教室内,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将课堂搬到教室外,为学生创设活动场景。比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举行爱国主义文艺作品赏析比赛(如“读爱国故事”“唱革命歌曲”“观爱国影视”等),可以开展节日活动(如清明节前组织学生去祭扫革命先烈公墓,国庆节前开展文艺汇演等)。
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集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曾创造性地提出发问技巧“十字口诀”,即“假列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假”,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用人、地、事、物、时(过去、现在、未来)的假设发问;“列”,即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比”,即就两项或多项资料特征或事物比较其异同;“替”,即用其他的字词、事物、含义或观念取代原来的资料;“除”,即针对原来课本的内容资料,鼓励学生能突破成规,寻找不同的说法;“可”,即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性了解;“想”,即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设想未来;“组”,即提供给学生一些资料(字词、事物、图形等),要求学生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资料;“六”,即利用英文中的who(谁)、what(什么)、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how(如何)作为发问的题目;“类”,即将两项事物、两种观念或两个人物直接比拟,以产生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