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娟,任凤琴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从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到十八大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再到十九大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为“千年大计”,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已将其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长远计划。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教育,大学生肩负着未来生态社会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重任,其是否具有较高的生态文明素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国家的长远发展。近年来传播先进文化理念与道德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寻求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有效对策势在必行。
随着现代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等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物质循环关系被打破,精神家园的失落、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为缓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异化危险关系,消除生态恶化带来的惨重后果与危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符合国情顺应民心兼具中国特色的伟大战略。建设生态文明需全国人民更新理念、统一思想,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十九大报告从理念层面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方向都与其生态文明素养相关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渗透式地传播生态保护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生态素质、提升教育实效性,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态气氛,带动周围群众以切实行动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和谐健康的绿色生态氛围。因此,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从长远意义上为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社会生态文明进步,美丽中国的建设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习近平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我国社会的未来和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聪明才智和道德素质,这就要求大学生依照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努力使德智体全方面均衡地发展。不可否认,缺失生态文明素养的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掌握流于表面,深层次方面的生态知识储备近乎于无,知识储备不足将导致生态行为存在缺位,不利于青年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随着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愈发广泛,对环境、生态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众所周知,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然而当今对自然环境问题的集体焦虑已降低了生活幸福感。青年大学生思维活泼,观察与接触新事物机会较多,更能直观、真切地感受生态危机,迫切期望减缓生态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人的发展,具有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殊功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介体、环体相互作用的优势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促使学生由内化转为外化,将已形成的生态意识转化为环境保护行为,通过切实的行为习惯参与生态保护中,不仅能够满足大学生提升幸福感的内在诉求,而且塑造了健全、完善的人格,最终推动成长成才道路上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不同社会阶段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教育和要求有所不同,因此,习近平提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作为针对新时代教育任务的高度凝结,也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总要求。依据当前生态发展形势以及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渴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与时俱进的充分展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时代需要。教育工作者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围绕国家和党制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的拓展,并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为使教育内容更好地被高校学生内化,不断探索生态文明教育方法和形式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创新提供新思路,而且对于改变封闭、僵化的灌输模式,提高实际教学效果意义深远。基于生态自然现状和教育对象思想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选择合适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助于多层面、多维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空间。
科学系统的生态理论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然而纵观现今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碎片化的生态理论内容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其他课程相比较,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含的四门主要课程以及《形势政策》课程内容更多偏重于爱国主义教育和学生人格培育等,虽不同程度地涉及生态文明教育,但多隐藏分散在各章节中而没有独立的完整理论章节,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态教学体系。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多为价值规范层面,缺乏诸如生态种群与群落样态、生态系统演替与生态平衡规律、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生态法学体系与调控机制等具体生态知识。基于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现状,受教育者一定程度上会形成较为抽象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责任感,但离开具体生态知识的碎片化教育内容,学生往往难以对自身行为给予正确的生态判断。受教育者无法知道自身何种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也不清楚怎样实现生态平衡,甚至可能做出触犯生态保护法律的行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碎片化,缺乏具体生态知识,无法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实质性指导,也不可能让受教育者发自内心地践行生态环保。
当前大部分高校思政课生态文明教育方式以课堂理论灌输为主,受时间和空间制约无法全景展示生态演替过程,未能动态地呈现生态危机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教学手段不够丰富且新型载体利用较少,形式较为单一,受教育者只能被动接受静态生态知识和生态价值应然要求,无法产生思想共鸣与行为动力,难以调动内心掌握生态知识提升自身生态素养的积极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堂成为空洞说教的场所,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校园生态活动与生态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增加生态情感体验与自我认知,以其突出的灵活性和渗透性弥补课堂理论教学不足。但现今校园生态活动与实践活动却很大程度上流于表面形式,学生参与力较低。一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校园生态活动与实践活动规划、组织、管理等方面尚存在不足,缺乏专业性指导而影响教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二是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载体的校园生态活动有时未能与显性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而寓生态教育内容于活动之中,没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隐性育人效果不强。
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与思想引导者是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专业教师正处于建构期,成熟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队伍尚未形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要依靠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相当一部分思政课教师具备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但在其擅长的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中,生态文明教育却是薄弱环节。因成长环境和经历有限,有些教育者没有及时更新生态认知,对生态文明教育未能予以充分重视,缺少将生态理论知识融入思政课教学开展系统化、细致化的生态教育。而有些教育者虽有先进的生态思想观念,但缺乏专业生态知识和必备的实践经验,甚至日常生活中未能做到以身作则地去自觉践行生态文明,教育学生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队伍的非专业性造成教育者不能对具体内容展开真正剖析,生态文明教育常常处于边缘化状态,教育者的消极态度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学生缺乏生态知识的学习兴趣,导致生态文明教育流于形式,加之大学生自身理解能力的差异,生态文明教育成果收效甚微。可见,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嘉言懿行对整个生态素养教育具有直接影响,缺少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教育活动进程。
为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运行并取得实效,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必不可少,而现实生活中很多高校生态文明教学保障机制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资源投入不足。学校是否给予生态文明教育足够重视、给予充足的资源投入直接影响到生态教育教学。从物质资源分配来看,高校政策更倾向于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入热门专业进行科学研究,对生态文明教育投入不足,生态国情教育及自然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开设较少且生态教育设施配备滞后,难以提升教学队伍的工作兴致与信心。二是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体系不力。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工作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思想教育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前许多高校生态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体系仍不健全,人才培养方案无法体现培养学生的生态价值观目标,并且尚未给出一套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规划和生态教学考核评估制度。三是缺少生态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内容的同时,直接践行这些内容,是“接受”与“践行”相统一的教学过程。但是总体来看,当前许多高校大学生实践机会有所欠缺,不仅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少,而且呈现出教育形式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脱节的状态,难以达到让受教育者心灵震撼的效果,最终将流于形式。
一方面联合教学团队适当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安排,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精髓,结合思想教育的独特性,增加相应的生态文明理论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包括的四门必修课和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中,既在宏观层面强调渗透,又在微观层面具体落实。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加入相关生态道德和生态法学以及公民生态权利义务的专题研究,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态保护法律的内容及运行机制。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自然辩证法》《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都谈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强调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专题研究加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材,使大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探究生态问题。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丰富生态社会主义的专题,帮助大学生认识国际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基本经验以及“美丽中国”治国理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加入诸如中国生态环境变迁以及生态环境史发展等研究内容。此外,还可将当今中国所面临的生态困境以及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报告提出的治理思路研究加入“形势与政策”课程,及时更新我国生态建设进展与成效。思想教育者应充分利用理论教学总结生态知识和自然保护经验,结合现实案例分析,切实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现实、个人生活紧密相关,丰富其生态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将生态文明理论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增设多门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及选修课并规定必须修满相对应学时。开设系统的生态教育课不仅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大学生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正确自然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高校关于生态国情教育与生态环境保护开设具体课程较少,学生日益渴求提升生态素养与缺乏系统生态课程教育矛盾日益凸显,增设与四门思政课相衔接的生态教育公共必修课及选修课应运而生。不同地区结合当地生态特色完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学院结合专业特性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学科专业教育教学,形成兼具通识普适性与专业针对性的优质生态文明课程集群。
第一,高校教育者应置受教育者于主体性地位,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和专业实际,在传统教学方式上与时俱进,综合利用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剧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借助音频媒介,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热点生态事件研讨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面对不同专业学生做出有差别地针对生态文明教学,推动生态文明教育在专业教育中的渗透。
第二,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新媒体凭借自由灵活、受众广泛、传播快等优势特点获得大学生的喜爱,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带来新契机。首先,高校通过创建特色网站、社交论坛、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宣传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用直观趣味的表达方式科普生态理论知识,普及公民生态权利,注重发挥新媒体的思想传播和价值引导功效,激发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次,积极开发生态文明教育在线课程,保证线上与线下教学衔接配合,利用技术革新整合优质生态理论资源与最新信息开展微课、慕课等,通过学生即时评论、师生实时互动,完善理论课堂,弥补课堂生态理论内容碎片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的共享现代化。再次,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特质组织线上活动,定期开展以生态文明、自然环保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网上生态知识竞赛、自然景观摄影大赛、环保微电影创作等,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参与互动性,学生在参与线上活动过程中增强了对生态问题思考,提升了生态文明素养。
第三,只有理论教学回归到实践中,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效果。教育者应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围绕全面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系统化设计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生态实践活动中发现自我价值以及自我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最终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力量。一方面,开设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氛围。立足第二课堂,紧紧围绕生态环保、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等主题,举办专题演讲比赛、辩论赛、专家讲座等环保活动,拓宽青年学生的生态知识,培育学生节俭节约的生态文明观念。另一方面,增加校外生态实践活动机会,鼓励受教育者走出校园进入生态环境中,只有置身于恶劣的生态环境才能使学生反思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有效激发其生态意识。高校可有效利用地区优势与周边社区、生态基地展开合作,教育者联合学生社团鼓励学生切身力行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生态教育基地建设,进行社会生态文明考察及生态专题调研等活动,克服高校生态文明理论教学“难接地气”,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作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培养。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被不断推进的现代进程对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生态素养也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必须重视骨干队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师资队伍的水平提高,改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质量。
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进行相关培训。当前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正处于换档变革时期,一些教育者固守的传统理念和教育方式与时代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显现。适时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式,即是着眼思想政治教育长远发展需求。高校应定期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增强教师与时俱进地学习生态理论知识,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法的积极性。同时进行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项培训,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性或地区性生态方面的培训活动,邀请社会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讲座讲解生态理论,举办学术报告会等助力教师掌握最前沿的生态知识和技能。
第二,组织教师进行生态考察。高校可利用假期组织教师深入实地进行生态文明考察、社会生态调研、社区生态建设等活动,还可资助骨干教师到生态文明教育突出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参观借鉴学习,从而提高教师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和生态文明的关注度,丰富教师的社会阅历与生态经验。
第三,鼓励和支持教师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高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教师探求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提升对策,深化从事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学术研究。高校采取“设置专项基金”“职称评审挂钩”等多样化形式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以支持教师主动进行生态教育研究与实践。
首先,增加生态文明教育教学资源投入。为保障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高校应加大重视力度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来支持开展相关生态教育课程,鼓励教师进行集体教研、开展课题立项、组织生态文化活动和校外考察等科学研究。此外,优秀的校园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高校同样需大力投入绿色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价值环境。
其次,高校制定具体的生态教育教学规划以及教学评估制度。强化制度意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是提高生态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高校应完善生态教育相关课程体系布局并制定学时学分计划,把提升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规定监督考核方法、内容、程序,维护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在高校的正常开展。
最后,确立稳定的生态实践教学基地。生态文明教育一旦脱离实践便流于虚幻的、纸上谈兵式的、形式主义的空洞说教。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为原则,高校可就近与当地企业单位和生态环保部门开展长期密切合作,寻找合适的生态实践教学基地来确保生态文明教学实践的持久性和连续性,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环境发展现状,加深其对生态理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