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履,秦 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西安 710071)
目前,国内对二语写作过程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国内外学者对中美大学生的作文也进行了多层次对比。但是,大部分研究者采用的样本是中美大学生写作的范文,而不是大学生的真实作文,这无法客观地反映出中美大学生英语写作之间的差异。比如,马广惠选用了《美国大学生作文选》(王海波选编)和《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评改》(毛荣贵编著),蔡基刚选用了Robert Atwan的Our Times,即当年的报刊文章。此外,不少关于中美大学生写作的对比研究都是在十年前完成的,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国人对英语学习的重视,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现阶段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差距在哪里、差距到底有多大?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有必要以实证的方式定量分析中美两国大学生在英文议论文写作中的语言特征,找出中国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不足与问题,为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及英语教师提供值得借鉴的学习思路和教学方法。
抽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三个自然班共90名学生及美国西密苏里州立大学(Missouri Western State 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罗文大学(Rowan University)70名学生为受试。
研究设计:对取样学生进行一次类似雅思(IELTS)的写作测试,题目为:Teachers used to convey information,but now with wide resources of information,there is no role for teachers to play in modern education.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写作任务完成的形式、时间和各项要求均参照雅思写作Task 2的标准。样本收集后,去除不符合基本要求的文章(如未完成写作任务、偏离主题等),在中美两国作文中各选择60份作为研究对象。为减少由研究者主观性造成的错误,由三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分别独立地对作文进行仔细阅读、甄别和标记,然后分析其在遣词造句方面的规律和特点。收集的作文没有经过任何修改,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作文的真实性,从而真实地反映出两国学生英语写作的特点。
Biber归纳出了英语语篇的七类功能维度,对应67个分类详细的语言特征,包括句数、句长、代词、wh-从句、that-动宾从句等[1]。国内外一些学者运用Biber的模式进行过研究,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的一般特点,对该模式进行了简化和修改,用词数、词汇量(不重复)、基本词汇、中级词汇、高级词汇、抽象名词、句长、句数、简单句、并列句、复杂句、并列复杂句、插入语、同位语、分词结构、被动句、非人称主语、倒装句和强调句等19个变量来衡量语言特征。这正是本文与前人研究的不同之处。
在对样本逐篇进行特征标记后分类汇总,得到的结果如表1。本文主要从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来对比中美大学生作文中的语言差异,另外,还探讨了其中的语言错误。
表1 语言特征表 (N=19)
1.词频
本文以柯林斯词汇分级为依据,对样本所用词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中美两国大学生的议论文平均篇幅接近,相差仅为5.06个单词数。其中有10篇中国大学生的文章达到了300个单词,超出了我们设定的250个单词,甚至还有些文章单词数达到了350。可见,当今的中国大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方面也能写出较长的文章。在词汇量方面,中国大学生的平均词汇量(不重复词汇)为130个单词,与美国大学生(136.23个)相差不大。在词频统计上,中国大学生使用基本词汇的比例达到了87.31%,中级词汇为9.01%,偏高词汇仅为1.19%;美国大学生使用基本词汇的比例为86.12%,中级词汇为11.47%,偏高词汇为1.59%。在初级词汇使用上两者几乎没有差别,都占到了很大的比值。但在中级词汇和偏高级词汇使用上,美国大学生的使用率明显高于中国大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大学生在中高级词汇的运用方面与本族语者存在一定的差距。
2.抽象名词
抽象名词由名物化(nominalization)而来,它是英语的典型特征之一[2]。Biber使用语料库的方法在不同文体中对以-tion,-ity,-ism,-ness结尾的名词进行了检索,发现这些名词在英语中,尤其是学术文体中占有较大比重[1]。但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写作时很少使用抽象名词,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抽象名词,因此,我们的表达常常显得比较单薄。比如attraction一词,我们都知道它是“吸引”的意思,但很少有人会将它用于类似下面的句子中:The Georgian mansion Saltram House,which is surrounded by landscaped parkland,is a popular attraction.
本研究中抽象名词主要有三类:形容词名词化、动词名词化和抽象的名词,统计情况如表2:
表2 抽象名词平均值统计
中国学生使用抽象名词较少,平均每篇文章11.53个,有时重复堆砌使用information,education等与中文有对应含义的词。如例1,在短短40个单词的一段文字中,education出现了4次,information出现了2次。在个别文章中information一词甚至被重复使用10多次。大量的重复不仅没有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反而凸显了中国学生输出词汇的贫乏。相比之下,美国学生在作文中对抽象名词的使用没有堆砌现象。在例2中,guidance,communication的运用使得对education的表述更有力,因此文章内容丰富不赘述,自然流畅。
例1:With the advent of information age,wide resources of information is used for education.It takes a major shock to teacher’s traditional education.Traditional education form is doubted,if I were to make a choice,I will not choose teacher’s education.(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作文,未纠正错误)
例2:Guidance through the learning process is critical for a student to understand information,but communicating those ideas is even more important.As an internationally certified peer tutor,I often help students convey messages so he or sh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opics in mathematics.This type of communication can only be done between people.(西密苏里州立大学学生作文)
1.句子结构
从语法结构的角度看,英语句子可分为简单句(simple sentence)、并列句(compound sentence)和复杂句(complex sentence)[3],在本研究中增加了并列复杂句(compound complex sentence)一类,以识别写作者对结构较复杂句子的驾驭能力。各类句子的使用情况如表3:
表3 各类句式平均值统计
中国大学生作文的平均单词数为265.69,比美国大学生的270.75词要少。但在句子总数上,中国大学生作文(平均16.29)却超出美国大学生作文(平均14.22)2.07句,高出了12.7%。这说明,相比较中国大学生,美国大学生能用更少的句子将自己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统计表明,中国大学生在简单句的使用上平均每篇文章为7.8,占到了全文平均句数的47.88%,比美国大学生作文中的简单句(5.47)多出2.33句。与全文句子总数相对应,这也正好解释了中国大学生的文章句子总数要比美国大学生多的原因。美国大学生在并列句和并列复杂句的使用频率上都要比中国大学生高一些。马广惠发现,在句法层面,中国学生使用简单句的数量显著高于美国学生,两者在并列句的使用上没有显著差异[4]。这一论述与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之不同的是,美国大学生在使用复杂句上并非显著高于中国大学生,因为中国大学生也能较为频繁地使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简单从句。但是,在更为复杂的并列复杂句方面,美国学生的使用频率显然高得多,这与中国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受限有关。
2.关键句型
关键句型是本文自定义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英语中经常使用的一些特有句型,这里主要包括插入语、同位语、分词结构、被动句、非人称主语、倒装句和强调句。
中美大学生在倒装句和强调句的使用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在作文中均很少使用倒装句和强调句。在60篇中国大学生作文样本中,只有4篇文章使用了倒装句,而强调句也只有10篇文章使用。在60篇美国大学生作文样本中,分别只有2篇和11篇文章使用了倒装句和强调句。
然而在插入语、同位语、分词结构、被动句以及非人称主语句的使用上,都是美国大学生使用得较多。在插入语方面,两者的插入语成分略有差别。中国大学生倾向于使用however,to some degree,to some extent等短语,如: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to some degree,can be misleading./Teachers,however,can know whether it is right or wrong.这些句子从侧面体现出了中国学生的谦虚和委婉。美国大学生方面,插入语则使用得更加自如,趋于口语化。多数学生使用了to me,for me,such as,especially,if possible等短语。如:The social element of learning,for me,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These skills,such as listening to a lecture or reading an online article,are used to gather information./ Teachers,especially those well-trained ones,are specialized in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在同位语方面,平均每篇美国文章都会使用一处同位语(0.9),基本是中国大学生同位语使用率(0.47)的两倍。分词结构和被动句的统计结果也是如此,美国大学生在这两种句型的使用上分别为平均每篇文章1.4句和2.0句,是中国大学生单位每篇0.65句和0.82句的2.15倍和2.45倍。在非人称主语句使用上,美国大学生的单位每篇5.03要比中国大学生的3.48句平均多出1.5句。中国大学生在写作当中,习惯使用如I think,I believe,we should等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3.语言错误
在对比中美大学生的英语作文时,不难发现中国大学生作文的一大问题就是语言错误较多,相比之下美国大学生的作文中少有错误。在单词拼写方面,有学生将convenient写成convinient,future写成furture。其次,汉语中的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其词性可能不同。受此影响,在词类误选方面中国学生的错误比例较大。另一类词汇问题属于中式英语,写作者没有掌握单词的真正含义,而是根据其汉语意思运用单词,如将“学习知识”表达为learn knowledge,将“取得成功”表达为get success,等等。
除了词汇方面的错误外,中国大学生还常犯各类语法错误。英语不仅要求句子主谓语齐全,而且作为形式语言它是有标记的(如名词的数,动词的时态、语态等),主谓在形式上一致是有效句子的一个条件。[5]汉语中的动词只有原形一种形式,也没有人称、时态和数的变化,而英语中的动词有多种形式,包括动词原形、分词结构、不定式结构等,其功能各不一样。因此中国大学生在使用复合句时,就容易犯下谓语动词使用不当、时态和语态错误等。
句子结构紊乱在中国大学生的文章中出现得较为普遍,这些句子结构庞杂、表达不力。究其原因是因为汉语讲究意合(parataxis),一个完整的含义作为一个句子,而英语讲究形合(hypotaxis),只要句子的结构完整,便是一个句子。[6]例如,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句子:The wide re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can tell students what should or what need they do,but do not tell students how could they finish the work.类似的错误在美国大学生的作文中均很少出现,这是因为他们是在用母语写作的缘故。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中美大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词汇和句式使用上的差异,分析了两者的语言特征。相对美国大学生而言,中国大学生词汇使用不灵活,重复性强。句子使用方面,以简单句、复杂句为主,关键句型使用上与美国大学生存在较大差距。语言特征上表现为含义表达不直接,模式单一,语言错误较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英语学习者应扩大阅读量,在阅读的过程中习得词汇和句式的用法,从而形成语言内化,达到熟练使用的目的。此外,为了增强学习者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排除母语的习惯表达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英汉对比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