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伟
(长春市九台区兴隆中心学校)
读是语文学习的起点,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素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动中,提升阅读的实效性,既能够增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又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为了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老师一定要注重阅读教学,并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要创新教学理念,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教学的感染力,这样能够更好地打动学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感染力,需要从导入环节开始,老师要注重导入的重要性。可以说阅读的过程是师生一起品读作品思想内涵的过程,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将学生的学放在首要的位置,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为此,在上阅读课之前,老师需要认真研究文本,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老师要成为学生阅读学习当中合格的引导者。但是选择了恰当的导入方式之后,不一定意味着导入的成功,还需要融入各种角色当中,老师需要在导入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整个身心调动起来,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万里长城》这节课程的时候,特级语文教师王崧舟老师这样导入:“法国前总统密朗特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的刚毅坚强和庄重的象形,欣然题词。他说没到过长城就等于没到过中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登上长城,亲眼目睹长城之后说,不了解长城就不可能了解这个民族的性格。根据这几位外国元首的题词内容,你想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导入,能够让学生积极发言,之后再进行文章的讲解,学生能够对长城的雄伟壮阔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则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实现。朗读是发出声音的阅读,朗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朗读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通过朗读也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技法之妙。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需要注重朗读的重要性,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明确朗读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进行朗读,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内涵,但需要注意并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朗读,而是需要明确朗读的目标,让学生在每一次朗读中都能够有所收获。老师需要在学生朗读之前帮助学生确定朗读目标,要让感染力渗透到朗读之中。如在初学课文之前,需要通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在解决某一个疑问的时候,需要朗读文章寻找答案;文中一些精彩的段落需要细细品味的时候也需要朗读,明确了这些目标之后,朗读才会更有效果,也能够更好地推动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2.实现朗读方式的多样化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因此朗读方式也要实现多样化学生才能够更感兴趣。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分小组阅读,可以齐读,可以比赛朗读,或者范读、分角色朗读,通过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精选阅读的内容,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什么才是有效的教学内容呢?即老师所选择的教学内容需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小学课文当中的每篇课文都能够提供很多语文知识,这就要求老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阅读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抓住重点,精选内容,要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有充实感,能够有所收获,真正地体会到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学以致用。
小学生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必须要采取科学的对策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由于年龄较小,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自制力较差,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开小差,老师一定要合理地把握好阅读时间,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内开展教学活动,效果最为明显。
除课堂阅读教学之外,老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并且让课外阅读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老师要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对今后的阅读教学工作能够有所帮助,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黄艳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7(14).
[2]唐芸.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