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光
(辽宁省沈阳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语文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石,阅读是学好语文的“跳板”。
但这个“跳板”却是孩子们既喜欢又惧怕的。他们喜欢它带来的趣味、刺激和新奇;他们惧怕的是这个“跳板”所带来的未知的深浅。近年来,我发现很大一部分孩子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完成阅读也是为了考试,虽洋洋洒洒的写了不少,却是文不对题,得不到高分数,还有一小部分孩子在考试时看到阅读题望而却步,卷纸上只写了寥寥的几个字,或者干脆是一片空白。阅读,阅读,一边看一边读,可孩子们既看了也读了,还是毫无效果,这就说明他们的阅读是被动的,没有用心去看,没有投入感情去读,完全是囫囵吞枣似的读书,这样的读书就像两个陌路人擦肩而过,走过去之后,仍然陌路。
那么如何切实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的实效性呢?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小学的阅读应做到“四维”的统一。所谓四维:即口维、心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家长维护老师的阅读要求。
在教学一篇课文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范读,注意停顿和重点句子的感情色彩,这样孩子们就会模仿老师去读。再不会把一个词或成语掰开去读,使文章支离破碎、毫无连贯性。在孩子们读第一遍时。先不要做其他要求,也不用思考文中到底写了什么,只要为了读好而读。当孩子们会读了,等他们到了中高年级,遇到了较长的文章,就可以逐渐带着他们由出声读过渡到默读,再到浏览读。
在孩子们读一篇文章时,往往还不能理解它的深刻含义,经常有些问题要问,只要是他们心里想不通的就想问。再如《自然之道》一课,当孩子们读到“数十只幼龟已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时,马上有孩子站起来问:“老师,乌龟的壳那么硬,食肉鸟能咬动吗?吃掉小龟,他们能消化吗?另外,小龟不会把头缩进壳里躲避一会吗?”对于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老师如果在能完成课时任务的情况下,尽量给学生讲解,做到不厌其烦,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敢于想、敢于说,同时也把那些对阅读“冷淡”的孩子的兴趣提起来,让他们知道,语文阅读课其实是很有趣的。孩子们只有敢于想,才能逐步地善于想,而只有善于想,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一篇文章的了解还只是肤浅的感性认识,还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解。如《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学生在初步阅读后,只是会对凡卡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产生同情心,觉得他们可怜,却没有深入地想他们为什么会那么可怜。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孩子们将文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与他们的生活环境进行对比,通过交流探讨,学生很快就会想到与社会有关。因为小凡卡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是由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所以小凡卡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生活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不一样。使学生马上由同情心转移到对他们所处的社会的痛恨上,最终上升到理性认识(即抽象思维)。
老师高超的提问艺术也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式。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句名言正好揭示了课堂提问的最为关键的内容,即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艺术的提问,切中学生的要害,激活学生的思维。
只有孩子们学会了读,才能善读。这时光靠课本里的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个孩子的大脑的需求,老师要给孩子留一些课外阅读作业,由家长督促完成,家长必须全力配合老师,让孩子真的去读,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的,即使老师没留课外阅读,家长也要为孩子准备一些课外读物,以备不时之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有助于孩子们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孩子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其效果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孩子们学习阅读不应仅在课本中学,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蕴含百科知识的书籍、一张报纸上的新闻、一条生活小常识、一张广告上的广告语,都属于课外阅读,这就扩大了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空间,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阅读的同时老师还应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动手做标记或批注的习惯,如在重要的词语下画横线,不懂的地方做批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促使学生边读边思考。养成写阅读笔记和心得等习惯,也有助于孩子积极思考和高效阅读习惯的培养。
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在《寄小读者》里写道:“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是啊,读书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资,读书使人智慧,读书可以使人更好地融入社会,让我们把阅读作为一个人的终身良好习惯来培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