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重要作用

2018-02-24 02:56黄永明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中华民族

黄永明

学校培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 而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于青少年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基础作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为学校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在此文件精神指导下, 学校如何实施, 如何落细、落小、落实, 要进行实践探索。

坚持一个核心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培育理想人格, 提升政治素养,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具体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研究两个策略

分层设计策略。学校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序推进。小学低年级, 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 开展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 以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 开展认知教育,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 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 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的基本国情;高中阶段重点是增强理性认识, 增强自信心, 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系统整合策略。一要把散见在各学科中的蕴含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精准挖掘, 打包汇总, 分类分段归并整理, 形成系列校本教材, 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二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新颁《中小学生守则》的实施有机结合统整, 寻找契合点, 使教育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如核心素养内容中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劳动意识、人文积淀、乐学善学等基本要点, 以及引导学生“孝亲敬长, 有感恩之心”“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都是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凝练而成的, 应提炼、归并、整合、融通。

遵循三项原则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是学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

古今结合原则。要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 要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中外结合原则。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起来, 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结合起来。

内外结合原则。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做到既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又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配合, 形成教育合力。

把握四个环节

学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握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有序推进。

认知教育。要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如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文字的演变过程, 经史子集经典篇目的内容, 重要传统节日的内涵, 爱国志士的故事, 传统习俗礼仪的由来, 传统音乐、戏剧、书法、美术的代表作品等等。

情感激发。要着力激发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博爱情怀, 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等等。

意志培养。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坚定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使当代学生真正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行为修炼。学校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规范, 体现的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来影响、教化学生的行为方式,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落实五项措施

学科渗透。要充分挖掘各学科中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并通过“三维目标”落实, 特别是历史、语文、思品、思政、地理、科学、艺术等学科。

社会实践。要充分挖掘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开辟德育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劳动基地, 组织学生参加游览、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各类活动。

课程开发。以地方乡贤、历史名人、传统节日、文化遗址、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等为内容, 开发系列校本课程。

课题研究。以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的契合点为主题, 以立德樹人为目标, 以校本特色为内涵, 确立研究课题, 全面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主题活动。如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 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的传播活动, 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学生生活;开展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图片搜集活动, 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开展武术、蹴鞠、鞭陀螺、抛铁环、“斗鸡”、踢毽等传统体育活动, 纳入学生健身计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一无二的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学校要自觉肩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不断汲取中国智慧,在学生中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 为培育、造就一代新人不懈努力。

(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泰伯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中华民族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做人美德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季札挂剑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