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及护理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对促炎症细胞因子影响分析

2018-02-24 05:27刘利萍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4期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疗效护理

刘利萍

【摘要】目的 探究对于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中医疗法和相关护理干预对患者疗效与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至我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常规的诊疗和护理,后者则辅助给予中医的疗法和护理,比较组间患者的疗效和相关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差异。结果 疗效方面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35例,疗效不佳7例,整体有效率为88.3%,观察组内治愈26例,好转32例,疗效不佳2例,整体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研究对象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中医的治疗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降低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和功能预后。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中醫;护理;疗效;促炎症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4..02

下肢深静脉血栓时临床上常见或者诊疗过程中容易并发的周围血管凝血相关的疾病类型,影响的因素包括长期的卧床,患者的血液流动缓慢,加之既往存在血液粘稠及血脂高等危险因素,因此极易产生深静脉血栓而出现下肢的肿胀和疼痛的临床表现[1]。通常行血管超声检查可见血管堵塞,内部有血栓形成。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抗血小板及溶栓抗凝治疗,部分严重的患者则需进行手术取栓治疗,患者的耐受性较差,治疗相关并发症较多[2],本文中旨在探究对于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中医的疗法与相关护理对患者疗效和促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影响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至我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过体格检查和超声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患者对研究的内容与相关操作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既往合并凝血功能异常;(2)无法耐受相关的干预和治疗措施;(3)合并较为严重的其他系统器官并发症;(4)意识不清的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的时间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8±7.5)岁,病程2天~1周;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5.8±7.8)岁,病程3~10天。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

1.2 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对照组患者根据诊疗常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及对症支持治疗,其他无特殊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相同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的诊疗和相关护理,具体为:(1)中药汤剂治疗 主要采用清热散瘀汤,含有的中药成分包括地龙、水蛭、牛膝、车前草、蒲公英、丹参等,每日水煎服,早晚各1次,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2)中医相关手法干预和护理 包括中医的针灸治疗和穴位按摩,选择关元穴、三阴交穴、委中穴进行每日的针灸和按摩,针灸留针15分钟,按摩以指揉法为主,直至患者出现酸胀感为止,连续治疗3周;(3)中医情志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排解其存在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向其详细介绍疾病的诊疗相关过程,获得其信任和配合,同时进行深静脉血栓相关的健康常识的宣教,使其对自身的病情有所了解,改善相关的饮食生活习惯,预防血栓的复发等。

1.3 评价内容

(1)临床疗效评价。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无不适主诉,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显示血栓完全消失;好转-下肢无肿痛,活动无受限,超声检查显示仍存在少量的血栓残留,但血管基本实现再通;疗效不佳-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或者病情恶化无改善。(2)促炎症细胞因子比较分析。清晨抽取静脉血,检测TNF-α、IL-6、IL-1及血管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组间表达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过程中患者经过有效的临床干预和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临床疗效方面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35例,疗效不佳7例,整体有效率为88.3%,观察组内治愈26例,好转32例,疗效不佳2例,整体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患者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 论

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是形成深静脉血栓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若诊疗不恰当或不及时可能出现血栓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因此对临床上合并存在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上强调早期、彻底和有效的预防血栓复发。

本文中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的干预手法和护理,结果显示患者的整体耐受性良好,无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产生,能够辅助改善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疗效。中医的辩证论治中对血栓及凝血相关疾患的干预手法较多,且作用较为温和[3],因此患者的接受度良好。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的治疗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降低相关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和功能预后。

参考文献

[1] 邵正海,张玉发,陈亚冠,等.中医补肾益气活血法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7):765-767.

[2] 吴彩荣.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40-142.

[3] 刘爱军,李振民.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J].河北中医,2015,37(2):212-214.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深静脉血栓疗效护理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