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粟
摘 要:受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中国现代书法艺术从传统实用书写向现代书法艺术形式上转换,现代书法艺术形式样式快速地被现代艺术观念的视觉形式符号所取代。然而,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书法艺术形式元素建构创新、材质媒介的实验性应用,是不能够脱离其传统文化整体审视、本民族审美习惯、时代精神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因此,现代书法艺术形式创新在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融合中,构建新的书法形式元素、应用新的材质媒介、反映时代精神与现实生活很有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书法;艺术形式
一、现代书法艺术形式的建构创新
诚然,现代书法艺术形式是书法家以笔墨创新性、思想境界和大胆实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对传统书法慣有的书写形式解构和建构的过程。但是现代书法形式创新终归要借鉴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中注重平衡有序、对比协调、完美统一的审美思想,并将经不断分解、建构而创新出的衍生形态糅合到现代书法艺术形式中去,旨在与传统文化的形式融合、建构、创新,才能得以保证了书法传统形式与书法创新形式之间的联系和延续,并使观赏者更能接受现代书法创新形式。
现代书法艺术形式的创新受其特定文化影响,在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基础上,采纳其传统审美理念和具体的形式元素样式,需要欣赏者在理解书法艺术形式语言基础上明白其中的艺术符号的意义来感知的视觉经验。这样,既保持了传统书法形式元素与现代书法创新形式之间传承发展的连续性,又使现代书法形式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言而喻,传统书法显然不是一个静态的已成的概念,其独特的“以形传神 ”的书写观念、长于概括重于书写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追求“似与不似”神韵意味,都对现代书法形式具有极高的借鉴性和传承性。具体说来,现代书法艺术形式创新实践中,书法家必须克服传统书法所特有的惯用表达形式,用可变性形式元素构建出与常见的书法视觉图式不同的新、奇、美、趣的书写形式,来颠覆惯用传统书法艺术形式惯有模式,使现代书法艺术形式鲜明独特的书法艺术形式语言,呈现出与传统书法形式全然不同的创新形式语言,表达现代书法形式的创新自由,给予现代书法艺术形式以最肆意洒脱的主观表现形式。然而,尽管现代书法艺术形式语言的突破创新非常重要,现代书法形式建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但徒有书法艺术形式纯粹的变化玩味,没有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没有了对现实生活和生命的感动之情的书法作品只会让人疏远乏味,继而也会使得现代书法视觉形式语言单一匮乏而走向虚无。如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内涵和神韵,并以一种肆意洒脱书写的视觉形式显现着博大深刻的文化含义。同时,也使观者在反复的体味中获得传统文化独特审美享受。由此看出,现代书法艺术形式的创新只有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魅力基础上的创新,才能有助于现代书法艺术形式语言现代性的转换,才能创新出真正富有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现代书法艺术的视觉符号,才有可能实现书法民族形式与现代性融合创新。
还有书法家在传统文化作用下掌握了书写技能技巧,为现代书法艺术主观形式创新创造了可能性。现代书法形式创新在艺术修养、生活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内涵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娴熟的书写技巧结果。从书法书写的点线撇捺形式元素的分解建构到审美意象的生成,都需要书法家掌握高超的书写技能技巧和完美的书法形式表达。可以说,现代书法艺术形式创新正是由于书法家对点线撇捺笔画纯熟书写技能技巧的掌握,才有可能使现代书法形式取得个性鲜明的创新形式艺术表达。当然,现代书法家艺术的创新表达,一方面需要长期对传统书法艺术形式技法规律继承遵循和书写训练实践而习得,另一方面还需要有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弘扬。正是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弘扬和对传统书法形式技能技巧的长期刻苦训练实践,才为现代书法艺术独特形式创新提供了技术条件及精神支持,最终使现代书法艺术在书法形式的建构创新上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深厚文化底蕴。
不言而喻,现代书法的形式创新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本民族审美习惯,才有助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作用下的现代书法艺术形式的转换。如此,使现代书法艺术形式语言更具传统文化民族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艺术形式特征,是中国现代书法艺术能够有长久的生命力和蓬勃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现代书法艺术材质媒介的实验性创新
受现代艺术影响,现代书法艺术形式愈来愈重视对新的书法笔墨纸砚材质媒介的发现、创新和实验应用。于是,现代书法艺术形式开始从宣纸毛笔单一模式,实验应用前所未有的非描绘性的书法形式材质媒介的表现。这种突出材质媒介肌理质感的现代书法艺术形式的材质媒介的实验性创新,是现代书法艺术形式创新的显著特征和趋势。
现代书法艺术形式实验与应用,除了需要书法家创新性的观念和艺术实践外,还需要在传统文化作用下取得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书法创新的材质媒介表达的认同感,即符合本民族传统审美心理需求和传统文化的审美价值观接受度。由此,现代书法艺术的笔墨纸砚媒介材质符号有了广大欣赏基础,现代书法艺术的材质媒介有了不断拓宽,诸如皮纸、麻纸、旧报纸、毛笔彩墨、丙烯水彩、混合材料等多种书写材质,这样,才能使现代书法形式有了触觉、肌理对比等更广泛的形式表现空间,实现了现代书法艺术综合材质的创新。不难看出,现代书法艺术材质符号的实验性创新有时采用惯有的传统笔墨纸砚材质媒介。但是,现代书法艺术家对书法材质形式的实验性建构更多会在传统书法笔墨纸砚材质基础上大胆实验新的、陌生化的材料媒介,从而克服传统笔墨纸砚材质媒介的惯用。实验创新了前所未有的、原创的、陌生化的诸如皮纸、麻纸、旧报纸、毛笔彩墨、丙烯水彩、混合材料等多种现代书写材质媒介,使创新现代书法艺术材质媒介成为现代书法家书法艺术形式创新的一部分,产生现代书法前所未有的感染力与崭新强烈的视觉效果,使现代书法艺术作品中的崭新陌生材质媒介创新在对传统笔墨纸砚材质的束缚中获取意义。
现代书法艺术应该更多地关注综合材质所具有的质感特性的实验性创新,使综合材料表现成为现代书法艺术形式语言创新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现代书法艺术综合材质的实验性运用并非是盲目任意的,任何材质肌理的实验性都应用符合传统文化审美观和普通大众审美趣味。这样,现代书法艺术作品的综合材料丰富多样的质感表达才会具有真切感人的艺术力量。
三、传统文化精神与现实生活的书法艺术形式反映
现代书法艺术形式上的创新离不开与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关注当代精神和现实意义正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文化所在,也是保持现代书法艺术作品形式语言持久魅力的基础。显然,书法家如何在作品中表现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关系到艺术家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责任,因为所有有社会责任的书法艺术作品都是书法家介入當代社会生活和弘扬时代精神,将由此产生的艺术创作热情和艺术表现转化成相应的艺术形式语言和艺术激情书写技艺的结果。因此,现代书法艺术家应多多创作贴近社会生活、表达时代精神的书法艺术作品和具有精湛书写技艺的传世力作。
然而,受实验性和不断创新“纯形式”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许多书法家在书法艺术创作过程中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智慧、合理内核和现实价值,不再关心社会生活、作品的内容的把握和时代精神的弘扬。于是出现了更多表达个人感受和古怪行为的书法作品,缺少了传统文化深刻内涵和意境。书法作品形式技法上对偶然性和抽象性的刻意追求,导致书法作品缺乏较为明确稳定的本民族审美形式要素,缺少反映客观现实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的内容,也就缺少了震撼人心的、深刻有力度的现实主义书法作品了,欣赏者也就很难从心理上与书法作品产生共鸣。因此,不容置疑,任何现代书法作品都应该是传统文化内涵精神在现实生活对书法艺术家的影响反映,用书法艺术形式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是现代书法家艺术创作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责任所在,也是书法艺术作品艺术魅力和寻求书法艺术家的形式风格趋向的基础。成功优秀的现代书法作品是书法家介入和关切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而产生的情感催促转化成相应的现代书法艺术形式的作品。还有,艺术美来自于现实生活高于现实生活,来自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和现实生活中可感知的艺术形象以及现实体验的情感。书法家对实际生活的感悟和特殊感情体验终归来自客观现实生活之中。现代书法艺术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和艺术,反映客观现实世界的手段这种职能不能改变。可以说,加强现代书法艺术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是提高现代书法艺术的关键所在。现代书法家本着正确政治立场和社会责任,创作反映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和肯定来自实际生活感受的形式美感,才是中国传统书法形式语言现代型转换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艺术是传统文化和现实的反映,可以明确看出现代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存在着传统文化、民族性和现代性融合的问题,现代书法家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民族责任感,有责任保护本民族的艺术传统价值,强调传统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现代书法家的民族责任感不仅仅创新书法形式元素表达,更应该自觉对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智慧所显示出的现实价值给予传扬、继承和发展。作为具有深厚传统的中国书法艺术,还应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和时代精神,从而,创作出来的优秀书法作品才能得到观赏者的共鸣与反应。总之,现代书法艺术形式创新同时,书法艺术家应更多自觉地侧重于中国传统书法的民族性传承弘扬,使现代书法艺术形式语言更具民族性和本土文化传统文化深刻内涵,这是中国现代书法艺术能够有所创新并发展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