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国水墨艺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

2018-02-24 05:07王心月
大观 2018年12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影响发展

王心月

摘 要:中国水墨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被视为中国的传统绘画。它经历了无数个岁月里的成长与沉淀,至今光芒四射,成为了东方艺术瑰宝中的一颗明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中国水墨艺术源远流长,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就此论题,文章探讨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和优势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水墨艺术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水墨艺术;传统文化;发展;影响

中国水墨艺术主要以笔墨为主,用墨、色、水、来完成绘画。一般水墨画的绘画对象多为山水、人物、花鸟,有的以水墨写意,还有的是工笔。我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加上色就形成了中国水墨艺术的主要材料工具,也是水墨画的基础工具。

一、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水墨艺术从彩陶时期的墨绘,到战国时期的帛画工笔水墨,再到唐宋的屏扇卷轴,都能看出水墨艺术的发展和成长。它是中国人民生活和文化的象征体现,表达了人民的精神状态。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水墨艺术是戴逵的《吴中溪山邑居图》及顾恺之的《雪霁堂五老峰图》,产生于东晋时期。就在这一时期之后水墨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唐代是水墨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水墨画家,例如吴道子、王维、李思训父子,而他们的水墨艺术各有技法,有的行笔纵放很有气势,有的以山水为主要风格,画法行云流水一般。到了近代人们开始对中国水墨艺术有了新的认识,艺术家们更注重时代生活与个人笔墨绘画中的情感呼应。20世纪90年代中现代水墨艺术呈多元化趋势,大家对于笔墨的艺术价值观及评判标准有着不同的见解,根本上来看也体现了中国画界对于笔墨艺术风格的不同理解,从而也使水墨艺术的发展出现新的路径。水墨艺术在中国画中是一个体系独立的绘画品种。笔墨的美感不是外界媒介可以替代的,在中国画中笔墨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独特性,笔墨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创作者们对于绘画的表达和审美的理解。古人也曾说过,笔墨应随着时代发展。水墨艺术需要继承和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来发扬自己的个性特色,需要中西融合,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新的艺术方法。将传统文化和创新精神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使水墨艺术屹立在世界绘画之林。

通过艺术手法,让绘画视觉符号化是现代水墨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将画面部分内容符号化从而淡化主题,甚至将整个绘画画面都分解为类似于符号的视觉元素。艺术家在水墨画中,会通过视觉元素来表达画面的主题思想,从而弱化作品的直接主题,强调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意境,不同的观众对意境有不同的理解,能感觉到不同的主题,从而让更多的观众对作品产生情感波动和艺术共鸣。

二、水墨艺术的绘画特征

水墨画主要是表现意象的绘画,主要的绘画工具是宣纸、毛笔和墨。传统的水墨画是以水和墨、黑与白来进行绘画的,在以后的发展中也有彩墨画等,这些都是由黑白水墨演变而来的。水墨绘画效果与水的比例也有关系,其可分为干墨、浓墨、淡墨、湿墨、焦墨等等,不同浓度的墨绘画出来的水墨层次也大不相同,而展示出来的墨韵也是别具一格。水墨艺术是中国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表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质与风貌,凝聚了中国各民族的思想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水墨艺术历史悠久,继承了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也为后世的水墨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水墨画体现了东方人的含蓄美,也很讲究天人合一的美学观点。在古代,画家常常会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融入到水墨画中,主要表达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生于自然,最终要回归自然。而含蓄美则藏在水墨画的笔中,笔锋在点画中蕴含万千而不露。当然,中国水墨艺术也深受东方审美艺术的影响,讲究点到为止,但是一幅画总会给人感觉可以容下海纳百川,又如激浪以后风平浪静。“写”是水墨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作者常常通过绘画将自身的情感写入画中,在人物画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外形以及神态的绘画,写出自身的情感,实现人物画外在造型和内在精神的结合。因此在现代水墨画中,在保持大体纪实前提下,对于细节刻画应采用率真随意的笔法,减少对外形的完全复制,应增加画者自身的情感理解和内涵体现,避免一味地刻画外形,从而让作品失去精神的融入,增加适当的主观想象,从而增加作品的审美距离感。也可通过对色彩的调整来体现和凸显作者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在中国的传统人物绘画中,画者最为重视对人物的动作形态以及神情的描述和表达。自古以来我国绘画界就有形神不离的绘画准则流传,顾恺之更是提出了以形写神、以神应形、形神合一的创作理念。在水墨画的实际创作中,对人物形态的刻画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物的“神”,在这里“形”是“神”的基础。例如,在庄道静的著名作品《潮》中,作者十分重视通过形态塑造去捕获人物的心理,作品采用夸张幽默的绘画方式,把时尚女青年的活动细致描写出来,极具现代感,但在绘画风格上显得古意盎然。庄道静将写意画的灵性与气韵融入工笔画中,让人们感受到传统古风水墨工笔与现代绘画共存。

三、水墨艺术的优势

水墨艺术不仅使作画者真情流露,得到精神的升华,对于人们来说水墨画艺术更是一种心境的体现。例如,徐悲鸿在水墨画《风雨鸡鸣》中,用绘画语言来寓意他救国救民的精神体现,鼓励人们奋起救国,激发民族觉醒,表现了自己坚持正义的情感。水墨中的雄鸡在向世人表达黎明即将到来,鼓励世人不要放弃,坚持不懈。

练习水墨画也需要很深的悟性。水墨艺术需要长期的训练,笔墨中的用功要求需要掌握熟练,运笔的方法也有许多种,这些都是需要长期磨练实践的,要想得到技术的升华,需要长期的悟性。就如郑板桥的竹子,从眼中之竹再到胸中之竹,这个过程,就是技术到精神的升华。画者在意象作品中的最终表现形式,受画者的意象思维以及主观情感倾向决定。画者的意象思维源自画者对目标人物的观察和分析,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内心情感活动的探究。画者一般会选择打动自己的一个瞬间来完成作品,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深入人心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因此在现在的水墨艺术中,作者的意象表現其本质也是一种纪实,是对目标人物情感的记录,不是画者凭空想象的。归根结底意象表现,是作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目标人物身上,身临其境去感受人物情绪、思想,从而孕育创造出来的。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水墨艺术发展的影响

水墨艺术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也是中国画的一个分支。水墨从东晋到隋唐,盛于宋元明清直至今日蓬勃发展,离不开笔墨的功能技法。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汇聚成一种反映民族特色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中心,以道教、佛教为一体的文化形态,其中传统文化包括很多,例如诗词歌赋、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民族音乐、歇后语等等,都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靠的不仅是民族的凝聚力,还有文化的传承。

在我国传统文化宗教中,佛教推动了水墨画的发展。中唐以后,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但是禅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顿悟”中的奥妙玄机,比道家略高一筹。禅的神秘的哲学精神是将儒、道、佛、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观察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而禅的本质是生活的体验,是返璞归真的感受,它象征着自由的生活。这些给画家们创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他们的创作提供源泉。在中国水墨艺术中不难看出绘画上有很多包含诗、书、画、礼仪、佛教等的元素。佛教思想融合了画家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借鉴,自成风格,共同构成中国水墨艺术的独特表现方式。

中国水墨艺术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洗礼,经历了发展、继承到弘扬,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更属于世界。在继承经典的同时,我们更要学会吸收世界各国的艺术特色,从而发展我们具有独立品格的水墨艺术。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与文化的发展,时代的主题不断影响着艺术的变革及发展,时代和人类也在共同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每天都在不停前进,不停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绘画作品是源于生活的,艺术意象表现是绘画作品的灵魂,没有意象的绘画作品,好比没有灵魂的人,因此现代水墨艺术的创作应表现在对事物内在理解的基础上, 当下的绘画题材总是与我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所处的时代相结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振兴中国水墨艺术的创作精神,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会改革与创新,为中国水墨画这门艺术注入新鲜血液,使它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舒梦歆.中国水墨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D].上海师范大学,2017:11-14.

[2]闫文奇.西方印象派绘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绘画语言之比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2):53-55,60.

[3]沈兰,唐赛军.论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影响[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4-66.

[4]韩静.浅谈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美在水墨动画教学中的运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6):189-190.

[5]王红云.试论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静物”体现[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7):119-120.

[6]毕建勋.万象之根,中国画基本原理与方法[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7):17-19.

作者單位:

鲁迅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影响发展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区域发展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