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刚
摘 要:建筑形式及内在使用功能一直是建筑师追求的目标,建筑的本源是满足人们实际需要的特殊构筑物,而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它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从近几年随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观念相互影响,在本国举办的各类大学生建筑设计成果观摩展中,其建筑形式越来越感受到新文化影响下的不确定性,未来设计走向何方,本文就满足建筑功能限定下的形式追求方面,从多角度来再次认识建筑形式表达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新文化;形式与功能;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当前随着国门的开放,世界各类新信息、新观念、新的文化现象均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建筑设计也是如此。许多新的设计理念若按照传统的价值观、评判标准来度量发现行不通,建筑设计界追求新、奇、特的形式本没有错,但若背离可持续绿色生态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就会出现问题。
建筑设计最终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满足人们的两种需要,即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方面的需要,从建筑的视角来谈就是建筑提供的使用功能是否能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需求,而建筑形式是满足人们精神功能的需求,但是建筑物又是集人类各类高科技成果于一身的复合构筑物,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重美观是我国建筑的基本方针,该方针制度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本源属性及环境承载力和人类科学技术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所制定出来的指导方针政策。随着全球化多文化的相互影响,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建建筑来看,建筑创作设计又充满了抽象而又新奇,虽然表达出设计师所理解的理想人工建筑环境意象,相关设计师均采用了大量奇特的形式,来再现自身对理想建筑形式的最佳解读,有的随意、有的张扬、有的在生长、有的在与人对话,但是如何在节约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低成本去实现,如何能成为绿色生态可持续建筑并没有进行严肃认真的深入思考。这些建筑设计作品看上去即不环保又不节能,更谈不上绿色生态,而且建造造价高、耗费资源多,这些做法同人类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
如何满足这一人类的最高需求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因为建筑艺术形式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雕塑、文学、绘画等),建筑需要提供可供人们使用的功能空间,而其他艺术形式没有这些要求,如果纯粹追求感性的精神功能需求,那将背离建筑的本源,如何兼顾建筑功能和形式的双重需求,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构思理念,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意,如何将优秀建筑的各种特点及优势落在建筑设计教学的实处,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文的有限观点能为广大建筑教育工作者提供可用之处。
二、建筑设计应兼顾功能和形式的双重需求
建筑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是人们建造建筑物的首要需求,这是大多数除纪念性、象征性建筑物以外的建筑所必需达到的目的。人们总是首先提出将要建造建筑应该实现的功能,然后再准备如何去实现,至于建筑形式是人们精神境界的需求,自古以来人类就在建筑的内外部装饰及建筑符号的应用上,采用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来传递其自身的精神需求。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生活习惯及不同的风俗信仰的相互綜合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各样风格及审美观点,我将其称为建筑创作领域中的“新文化”现象。当然有关新文化的概念在早期的《新青年》期刊中有着不同的解析。
人们对建筑的功能需求,是建立在生产、生活的基本功能需要上,而对建筑的精神需求则建立在个性自我表达的层面上,但是精神的需求不像功能需求那样明朗化,它更加抽象而难以把握,也更加难以表达。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身边出现许多难以理解的建筑形式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由于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那样,它需要实实在在的建造出来,需要消耗大量资源、能量及人力才能实现,而这些消耗又以环境的破坏或环境承载压力的上升为前提。虽然众多建筑所表现的形式奇异多变,但如何实现,花多大代价,运行成本如何,是否对环境有影响,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主流,均应加以认真思考。从现实科学技术及建造材料来看,这些奇特造型的建筑形式并不经济,它建造成本更大,空间通用性差(其表现在使用通用的室内各类家具、陈设方面适应性差),无法满足各种各样使用功能的需要,所消耗的资源更多,建成后使用成本大,更谈不上节能环保。
如何兼顾两者的关系是每位设计师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只有正确引导,将人们的需求建立在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去,正确认识人们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共生关系,适当表达精神需求,才是我们应该长久追求的目标。
三、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的设计构思理念
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思维较活跃,有许多新、奇、特的想法,如何引导学生的创作思路,将决定学生未来的建筑设计创作生涯,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在设计一座房子或一栋大楼,实际上作为未来建筑师的学生所设计的内容并不单单是建造一栋大楼,而是建造一个供人们使用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交融的综合有机体,说他是有机体一点也不为过,小到单体建筑的使用,大到一座城市的运行均不以设计师的意志而左右,而是沿着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发展。
既然是有机体,就应该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如何了解这些规律,又如何给学生讲明这些规律,是每位建筑教育工作者及同行学者均应思考的问题,而不只是单纯的停留在传授学生如何建造出一座房子来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
“环境”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一切在其中的要素,而其中的每种要素又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依托,有机相容,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沿着其自身固有内在的规律而发展,这是任何人均无法左右的。而由建筑、道路、绿化、场所、小品雕塑等要素所组成的建筑环境,是大“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表现出异常的复杂性,如何让学生建立“有机建筑环境”的概念,尊重该环境固有的发展规律,依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调整学生自身的设计构思,让所设计的新环境与已存在的老环境能够和谐相容,真正实现其良性的发展,才是广大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在传授的同时还应强调该环境的复杂性,应发扬集体团队的协作精神,才能真正建成一个好的人工环境。而追求奇异形式的表达,只是满足基本功能需要及友好环境的额外补充,绝对不能本末倒置。
四、深刻理解人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属性
如果没有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持续恶化,可持续发展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在人们已渐渐认清目前的星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同时也认识到地球上的各类资源大部分是有限的,还认识到人类在对环境开发建设的同时又产生了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且这种污染与破坏已相当严重,已部分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真实属性理解透,并深入落实到具体的人工环境设计中去,才是广大人工环境的设计师及教师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当然人工环境的建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限于篇幅,不在此叙述),这就需要我们共同研究,在观念上达成一致,朝一个共同目标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环境来。
五、宣扬引导优秀建筑作品的各种特点和相关设计原则
好的建筑作品如何评价,设计原则是什么?这一点对于人工环境的设计师们非常重要,目前对优秀建筑作品的评价还没有统一具体的参照标准。在此我仅从个人理解的角度来谈谈,其观点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同行多指教:
优秀的建筑作品应该有以下特点:
1.建筑功能合理适用且经济,布局科学,空间呈现可变性及可塑性强,能满足人们不同时期所提出的不同功能需要。
2.结构布局简单合理、安全且建造成本低廉,使用当地现有的建筑材料即可完成,建筑有效寿命长久,可抵御多数恶劣的自然不利因素侵害。
3.基本符合各类规范具体要求,充分考虑人的生活行为,创造舒适、方便的使用环境,能满足不同类型人们的需要。
4.有一定的特色,符合当地人们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能在一定条件下满足当地人们的审美观。
5.建筑能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符合绿色建筑的特征,在建造、使用及寿终拆除的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做到最小。
6.在各方面條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筑能适当满足人们的精神寄托、历史传承、文化表达等方面的需求。
7.让新建筑在环境中承担起与周围环境相互溶合的角色,成为人工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显示自己、没有主次,建筑应与周围环境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而不是添加混乱。
8.充分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内在规律,没有采用违背当地自然发展规律的各种建筑材料及有损环境的各类做法,真正体现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六、结语
建筑形式的不断追求,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同时高质量的生活又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与期待。如何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如何处理好自然环境与人类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却是我们首先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谈如何按自己的心愿去塑造建筑外观形式。
本文通过作者自身对近年来建筑领域中因新文化影响所呈现的新奇特现象,以及国内部分建筑专业的大学生优秀作品观摩后,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所引发的思考,并进行了浅薄的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思考能使同行教师就建筑形式与功能还有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立认真科学的思考,其最终目的是,使我们的共同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吴良镛著.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陆易农著.论城市的有机属性[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
[4]建筑伦理学概论陈喆著.[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5]人类与环境,王树恩,承士俊著.[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6]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