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凤
摘要 目的:探讨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22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管理,观察组实施医院一社区无缝管理。对两组患者1年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达标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管理1年后在运动、饮食、血糖监测、用药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9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可强化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效果,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提高血糖达标率。
关键词 医院-社区无缝化管理;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3大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在我国属于高发性疾病,且伴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仅8%~10%m,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至关重要。制定糖尿病患者科学管理方案,以便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这一直是临床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对比,探讨了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2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33~65岁,平均(52.36±4.89)岁;病程1~17年,平均(7.34±1.28)年;学历为高中及以上22例,初中及以下39例。对照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35~63岁,平均(50.88±4.29)岁;病程1~19年,平均(7.52±1.22)年;学历为高中及以上18例,初中及以下4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WHO 2002年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知情同意,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意识清楚,无交流障碍。
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肝、肾、心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②患有精神疾病者;③认知障碍者;④妊娠糖尿病患者;⑤不能进行随访、病历资料不全者。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程序,包括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滴注胰高血糖素样肽类似物或激动剂降糖治疗。在患者管理方面,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管理,社区定期开展常规糖尿病知识宣传讲座,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及常规指导。观察组实施医院一社区无缝隙管理:①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登记,建立专门档案管理;②医护人员培训管理,专科医生定期对社区医护人员进行专门的糖尿病护理培训,提高社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③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传糖尿病护理方法、饮食及生活上的注意事项;④由专科医生进行定期随访,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制定一对一的治疗方案,提供合理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⑤社区工作人员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免费进行血糖监测,实时记录患者血糖变化情况;⑥社区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疏解。⑦通过微糖APP建立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帮助糖尿病患者掌握血糖变化,为规律饮食、运动、用药等提供指导。在管理过程中引入共同照护理念,通过增强患者糖尿病知识、控制并发症知识技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观察指标:管理1年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问卷包括运动(32分)、饮食(52分)、血糖监测(60分)、用药(40分),分值同自我管理呈正相关。检测患者的血糖达标(空腹血糖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4.4~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情况。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 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自我管理能力比較:经过1年的管理,对照组患者运动管理评分、饮食管理评分、血糖监测管理评分、用药管理评分分别为(10.26±13.25)分、(38.56±14.25)分、(40.21±10.57)分、(18.29±8.11)分;观察组则为(23.88±13.33)分、(47.28±16.33)分、(52.75±12.39)分、(31.68±9.40)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598、3.142、6.014、8.424,P<0.05)。
血糖达标率比较:经过1年管理后,对照组血糖达标36例,达标率59.0%(36/61);观察组血糖达标55例,达标率高达90.2%(55/6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612,P<0.05)。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患者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对其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需对血糖水平进行检测以及限制糖分的摄取,并应用运动疗法等。然而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情况并不理想,血糖达标率普遍偏低。因此,科学、有效的患者管理方式是当前医疗机构及学者探讨的热门话题,本文即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的可行性。
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是一类新型管理方式,旨在将社区和医院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专业和人文相结合。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注重将社会管理、心理、生理结合在一起,为患者建立专门档案,对患者情况进行监控,定期随访,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进行一对一指导,定期进行免费血糖检测,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微糖APP能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持续提供疾病指导,有利于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提高患者治疗自觉性。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还会定期对社区卫生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社区卫生人员专业技能,为患者带来更为专业的指导。本研究提示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在血糖控制方面,提示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提高血糖达标率,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医院一社区无缝化管理使患者受到更专业、系统的指导,提高患者运动、饮食、血糖监测、用药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且未对远期预后予以观察,结果还需进一步探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