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检验方法在肝脏生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2-24 22:00王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7期
关键词:肝脏

王群

摘要 目的:探讨分级检验方法在肝脏生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接受肝脏生化检测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方法,观察组给予分级检验方法。结果:观察ALP、GCT、T-Bil、D-Bil阳性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检验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分级检验方法;肝脏;生化检测

为提高患者的临床检验项目的检测灵敏度以及特异度,选取有效的检查方式十分重要。本文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接受肝脏生化检测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分级检验方法在肝脏生化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对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以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接受肝脏生化检测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4~69岁,平均(44.26±1.37)岁。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3~67岁,平均(44.28±1.40)岁。本次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所有纳入的肝脏生化检测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都知情并同意,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而且都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所患疾病的类型与病情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其进行对比以及分析。

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方法。观察组实施分级检验方法,具体方法:患者在接受检查之前禁食和禁水12h,于早晨抽取患者3~5mL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指标检测,检测项目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作为第1级的检测项目,将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l)作为第2级检测项目,将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膽红素(D-Bil)作为第3级检测项目。对于分级检验时漏检的患者,需要在<1个月进行上述检测项目的复查。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肝脏生化检测患者的相关指标检测情况。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本研究的有关数据给予分析,年龄平均值等计量资料应用(x±s1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率(%)表示,应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肝脏生化检测的ALT阳性例数、AST阳性例数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LP阳性例数、GCT阳性例数、T-Bil阳性例数、D-Bil阳性例数更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肝脏疾病患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而且,没有比较典型的特异性临床表现。因此,选取合适的检验方法对肝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重大。分级检验方法注重检测项目各级的阳性结果情况,可将出现率作为一定的依据,对患者实施更深层次的检查,可获得患者的定向检验结果。而且,分级检验的结果比较准确,有助于提升肝脏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另外,在保证检验结果有效性的基础上,分级检验方法的花费相对比较少,有助于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相对比较经济实用。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ALT阳性例数、AST阳性例数与对照组相比,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肝脏生化检测患者的ALP阳性例数、GCT阳性例数、T-Bil阳性例数、D-Bil阳性例数与对照组肝脏生化检测患者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看出,在肝脏生化检测中使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效果比较好,有助于肝脏生化检测的相关指标诊断准确率,有利于减少漏诊、误诊的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肝脏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实用肝脏病杂志》第六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出现哪些症状要给肝脏做个检查?
肝脏减负在于春
加州鲈肝脏养护
IL-17A促进肝部分切除后IL-6表达和肝脏再生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