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2018-02-24 21:30司成忠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工作建议

司成忠

[摘要]如何使七年级学生尽快适应中学数学学习,是每一位七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要做好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应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顺利度过衔接期。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3-0017-01

七年级学生面对新环境,有着几分兴奋、几分好奇和几分期盼,而面对新教材、新教法,他们又多了几分迷茫。那么,如何使他们尽快适应中学数学学习,尽快度过从小学到中学的衔接期呢?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谈幾点建议。

一、消除恐惧心理,树立学习信心

虽然七年级数学新教材的编写,不仅注意了与小学教材的衔接问题,而且也注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及学习心理的适应性问题,这使得学生能较容易接受。但相对小学而言,七年级数学的学习内容难度增大,也更具抽象性和概括性,而七年级学生初学时依然采用小学的学习方式,学习起来倍感吃力,有部分学生在多次遇挫后甚至产生“数学难学”的心理,进行畏惧学习数学。对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从形象性的“算数”学习慢慢过渡到抽象性和严谨性的“代数”学习,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探究,使其认识到“数学是很好学的”“我能学好数学”,从而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精心设计。激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学生的兴奋点多,思维转移快,模仿能力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施教,对相关知识、例题的设置要有台阶,逐步引导学生追根究底,延伸精彩。教材精心设计了章引言、章小结、数学活动、阅读思考等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上述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巧设问题悬念、多媒体动态演示、精讲数学故事、设计数学游戏等,让数学告别枯燥和单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效引导,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在七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课前如何预习、课堂如何听课及做好笔记、课后如何复习巩固;教会学生用好双色笔、活页纸、纠错本、好题集精本。数学活动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总结;新知识形成后,教师要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例题讲解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后,引导学生比较总结,从中择优取之;课堂小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提炼知识要点和数学思想方法;等等。这样引导,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正视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在七年数学学习中,对于较简单的数学作业,学生一般都能独立完成,但是对于有一定难度的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会有困难,对此,为了解决“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好”的问题,教师应对作业的难易程度及数量做合理安排和严格控制,给学生分层布置不同的作业,从而使学生都能得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在分层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精选典型习题,控制习题的数量,如果是自主创编题目,则编题时要能落实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做好题目难易度的平衡。对于学生作业中易错的习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及时纠正,从而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五、加强个别辅导。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教育环境的差异,他们在学习数学时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起重视,并加强个别辅导,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两极分化现象。实践证明,个别辅导的效果明显优于集体辅导。个别辅导能直接点拨在知识的关键点上,面对面地指出错误所在,从而使辅导的效果更加明显。与此相反,班级集体辅导,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仍感吃力,他们没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由于心理上的冷落感,难免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教师要通过个别辅导,对症下药指出学生各自的问题,促使学生不断改正错误,积累经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作为教师,尤其是七年级数学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品质,促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把握教材,讲究方法,做到“抚上马,送一程”,帮助学生成功度过衔接期,使之对未来的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特约编辑安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工作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