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志灵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尤其重要。超前学习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一大学习法宝。
[关键词]超前学习;初中数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3-0016-01
所谓超前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个人的学习进度超过了学校的教学进度。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知识需要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超前学习的习惯,是终身受益的事情。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下面笔者谈谈一年多以来在这方面的实践与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一、超前学习的提出
在阳光分班下,各班学生的学习水平比较均衡,每班都会有一批对数学学有余力的学生,他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很轻松,能很快完成学习任务,因没有进一步的要求,经常无事可做。面对平行班级,教师在课堂上又不能拔得太高,额外上课“培优”更是违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班级的优秀率,进一步增强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指导他们进行超前学习。据调查,在数学学习中,大多数学有余力的学生都有主动超前学习的意识,只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其学习效果往往不佳。对此,数学教师应重点加强学生超前学习的学法指导。
二、超前学习的实践
1.明确超前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在实施超前学习之前,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超前学习內容和目标,及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完成什么类型的习题等都要一一讲清楚。如在引导学生超前学习《勾股定理》时,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三种方法)、定理的应用、逆定理、常用的勾股数,而其他知识可以先不作要求。对于课本的练习,要求必做;难度稍高一点的习题,要求选做。这样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重点知识的超前学习。
2.指导超前学习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知识通俗易懂,一般遵循“引入、探究、形成概念、证明、例子、练习”等形式,对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超前学习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精读,如遇到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然后再积极与同伴讨论解决。
例如,在超前学习《平行四边形》第一节时,可让学生在不打开课本的情况下自行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进行冥想:这个图形会有什么性质?我们要学习它的什么内容?它的边、角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的思维被充分发散,对新知识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有了这些基础,学生再打开书本开始学习时,如果自学的内容跟自己想的一样,他们就会持认可态度,对这种学习方式充满学习兴趣,进而增强学习信心;如果有些内容是自己没想到的,就会感到茅塞顿开、恍然大悟,记忆会更加深刻。这样的超前学习效果是显著的。
当然,数学超前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种,数学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习需要,在借鉴前^经验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制订详细的超前学习计划
在确定超前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后,还需要制订好学习计划。计划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进度。内容和学习结束时间由教师规定,具体细节的进度则由学生自行安排。这样,教师既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超前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节时,规定时间是两周(学生还要正常上课),至于学生具体在什么时间超前学习,则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4.超前学习的检测
超前学习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阶段性,在学习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这样一方面可以温故,另一方面可以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三、超前学习取得的成效
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超前学习,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因材施教”理念,突出了数学的民主性、活动性、层次性和开放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实现自主发展。通过实践,发现超前学习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和提高了班级的优秀率。
这一年以来,这批学有余力的学生形成了学科(数学)优势,他们可节省出了更多的时间去追赶弱势学科。他们在数学上尝到超前学习的甜头,将超前学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使各学科的学习成绩均有质的飞跃。
综上可知,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数学。而超前学习给学生创造了“会学”的条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的学习不再被动,使学生真正学会了学习。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对超前学习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做出正确的方法指导。
(特约编辑安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