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军
摘要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58例,平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用药效果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经治疗后的退热、咳嗽消失、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辅助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咳嗽、发热等症状,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通常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甚至会发生口唇发绀、鼻翼扇动等,对患儿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营养支持、祛痰及保持呼吸道顺畅等方式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但治疗效果整体不理想。近几年在支气管肺炎用药机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提高小儿排痰的有效性。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58例,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最佳治疗方式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治疗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0.4~3岁,平均(1.62±0.42)岁;病程3~7 d,平均(1.95±0.53)d。對照组男15例,女14例;年龄0.75~3岁,平均(1.93±0.50)岁;病程3~8 d,平均(2.27±0.64)d。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入院后对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治疗,如抗病毒、吸氧、抗感染等。对年龄稍大些的患儿进行给氧,采用的方式是鼻前庭导管,氧浓度≤40%,经湿化的氧流量0.5~1L/min;而对年龄稍小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可采用面罩、氧帐、鼻塞进行给氧,氧流量2~4 L/min,氧浓度50%~60%;每间隔4h进行患儿呼吸、血氧饱和度、脉搏、体温等的监测;细菌性感染选用阿莫西林、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头孢菌素;对于有真菌感染的患者,则要停止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可选用中成药热毒宁和病毒唑等进行抗病毒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同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7.5mg,2次/d。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包括气喘、发热、呼吸困难、咳嗽等消失,未听诊到肺部啰音,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②有效:患儿气喘、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肺部哕音减少,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但未至正常;③无效:患儿气喘、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及体征,白细胞计数、肺部啰音情况未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经用药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经治疗后,治疗组咳嗽、退热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由于婴幼儿年龄小,其各种身体功能还没有能够完全发育;气管、支气管分泌的黏液较少,并且管腔狭窄,不能够形成对气管、支气管管腔黏膜细胞的充分保护作用;位于支气管的纤毛运动能力差,无法及时将气管内吸入的有害物质,如病原体、致病菌等及时清除;肺部弹力纤维发育差,具有丰富的血管,易发生充血,且婴幼儿肺泡数量和肺含气量均较少,当痰液形成时,形成的痰液易阻塞气管和支气管;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如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善,婴幼儿感染后容易出现支气管肺炎。
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是综合治疗手段,包括通气功能的改善、对炎症进行控制、防止并发症发生、对症治疗等。在对症治疗过程中要及时对患儿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以达到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的目的,改善通气功能。若患儿出现腹胀的情况,应立即对患儿采取禁食补液的措施;若低钾血症出现,则应补充钾盐;可使用35%乙醇对高热患儿进行擦拭降温,也可采用冰袋等进行物理降温,或可使用口服药物,如乙酞氨基酚或布洛芬;若患儿出现不良情绪,如烦躁、不安等,可给予苯巴比妥6~10 mg/kg肌内注射。
盐酸氨溴索作为一种活性代谢产物,其在祛痰方面优势较为显著,是目前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常用黏液性溶解剂。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作用机制:①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稀释痰液,降低肺内痰液黏稠度,有利于痰液排出。②作用于肺泡上皮2型细胞,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激活黏液和纤毛功能,即纤毛摆动清除能力,有效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及抑制组胺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改善患儿的通气功能,可防止肺气肿的发生。③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提高抗生素在肺组织中的浓度,增强抗感染效果,可明显降低小儿体内气道高反应性。
本文研究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其治疗总有效率96.55%;且患儿经治疗后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的安全性较高,能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支气管肺炎患儿予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值得临床借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