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长忠
(四川省西充县教研室)
课程与教学资源的科学整合是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成效的有效措施。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不清楚怎么去进行整合,特别是面对新的教材及各种版本编排。在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如何优化和有效运用高中地理新教材,让教材变成有效的资源,这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有巨大意义。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论述如何整合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资源。
有效整合教材的基础是理解教材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间的关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优化学习方法。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高中生基本标准,没有相关地理学科知识要求。所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编写教材有很大的空间和灵活性。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地理教材整合,并且对教材活学活用,教师的责任是把教材内容最优化。
教材部分章节知识点多,若知识点与内在逻辑间的因果关系没有理清,学生学习时会感到困惑。有时老师只要对教科书内容出现的前后顺序稍作调整,就可以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配”里面的“人地关系”是难以理解的。然而,学生易理解的“环境问题的分类和分布特征”却在后面。如果从学生感兴趣的环境情形着手,然后讲解这两类环境问题,进而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分布,最后引到“人地关系”上,这就体现了知识的内在关系,学生更容易理解,最容易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对教材优化组合、勇于创新的理念价值观已经在教学中得到贯彻落实。
地理教学实践中,内容数据多,范围广,课时少。一些有效的课堂活动因教材量大及时间等因素而无法全面开展,内容多,学时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需适当调整教材部分内容,深化核心知识点。教师教学时可以使用两个典型照片来说明问题,没有必要使用所有图片。若有更好的实例让学生学习理解问题,则无需教材实例。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分析如何选择最好的城市交通工具等。若学生知道如何处理问题,并且此内容和生活关联不大,可以把其删减。
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四种版本教材。基于这样的情况,教材体系不完全符合课程标准内容及次序。因为不同版本教材对标准理解不同,视角不一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深入发掘各种版本教材,特别是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表达等,能把版本内容和有关陈述作为重要的教材参考资料,强力整合各版本教材优势。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各种版本教材在对工业地域类型及联系等方面,研究方向也不同。此时教师应以教材为核心,吸收其他版本的精华。
高中地理学习是中学地理基础的扩充和深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和发展。为让高中地理学习更加深入,需要做好对初高中的衔接。尽管高中地理不是区域地理,但初中的区域分析比较法仍然适用。任何高中地理实例都应该在区域范围内分析。农业、工业的例子,也要注意其地理背景。所以必须要补足初中地理内容,完善区域地理知识结构,仔细分析区域地理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先呈地理现象,后现地理原因。由知识主干到分支,依据逻辑次序对其深入研究。例如首先描述地理现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然后引出有关知识点来初步得出结论:温度受地面辐射能量的很大影响。经过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它接近太阳及有多少卡路里等。地球近地面大气是氮、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大气得到的辐射能少。另一角度,地面吸收大量的穿透云层的太阳辐射并加热,在地面上产生较弱的长波辐射,其中大部分被二氧化碳等吸收,大气温度升高。靠近地面的大气直接吸收地面辐射并增加温度。因此海拔低,温度就高。最后延伸。太阳辐射大气减弱形式和影响因素及其保温作用。学生能够掌握“大气的热力过程”。
新课标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关于地理特征,有很多知识是很丰富的,适合通过多媒体演示教授学生。基于结合计算机图形,以加强和扩大地理文本,不管是区域地理、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可以很好地基于互联网来教导学生。例如引入丰富的旅游资源,利用在线旅游资源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课堂教学质量。
为了推动课程改革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主要问题是对课程资源的研发运用。高中地理教师要深入学习教科书,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整合教材,主动促进地理课程改革,让教材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薛凤梅.浅谈高中地理新课程教材的整合[N].学知报,201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