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超
(安徽省亳州市第九初级中学)
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教学,小学生要能根据几何图形的特点想象出实际物体,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等。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不足,在学习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实施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老师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法外,还要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兴奋情绪,优化课堂教学。例如,我在教学《包装的学问》时,没有先让学生计算繁杂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而是先调动学生的激情:我给你们的班主任买了两盒礼物,谁愿意帮老师包装一下,你要想办法使用的包装彩纸最少?学生各抒己见,兴趣浓厚,抢着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把两盒礼品左右包装,前后包装,上下包装。再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包装方法组合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不同的,只有把面积最大的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才能最省包装纸。通过学生很爱戴自己班主任的心情,创设了包装的情境,使学生对新知的学习不再平淡无味。通过激趣导入教学,有效地化解了新知识的难点,避免了学生厌学的情绪,让学生理解得更快,学得更轻松。
在探究活动的学习中,老师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出发,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情境的设计上要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搜集各种信息,通过辩证、操作,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老师有意设计了这样的情景,老师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准备了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的四根小棒。任意选三根小棒拼成一个三角形,开始时学生一看用三根小棒拼成一个三角形,心想:一根小棒一条边用三根小棒肯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简单!容易!老师给学生留了足够的独立操作时间,学生在围三角形的过程中遇到“麻烦”。当学生选用10厘米、5厘米和4厘米这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时,这三根小棒中有两根小棒的总长度比第三根小棒还短,不能使三根小棒首尾相接,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当选用10厘米、6厘米、4厘米这三根小棒围三角形时,这三根小棒中有两根的总长度正好等于第三根小棒,也不能拼成三角形。刚开始时学生认为一根小棒一条边,任意三根小棒肯定能围成三角形的想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最后发现能围成三角形的只有10厘米、6厘米、5厘米和6厘米、5厘米、4厘米这两组小棒。老师顺水推舟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这节课中老师允许学生犯错误、走弯路,鼓励学生互动、同伴质疑与讨论,相互启发,通过探究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促进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三角形三边的规律。
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物体的边有多长,面积有多大,体积能占多大的空间,每个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要鼓励学生敢于想象。例如,在教学《认识体积单位》时老师设计了这样一段情境:先出示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告诉学生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引导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让学生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学生举例:粉笔头,玩具骰子等的体积大约就是1立方厘米。特别在认识1立方米时,老师让几位学生用三根长一米的直尺靠近墙角的位置搭了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并让学生观察在这个1立方米的空间里最多能容下多少个同学,让学生体会1立方米空间的大小。然后让学生举例:有的说我家的洗衣机的体积大约就是1立方米;我家立式空调室内机的体积是1立方米……本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用手摸一摸、猜一猜,在身边找一找的活动中,学生准确地建立了体积单位概念,感知了体积单位的空间的大小。让生活经验并不多的小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并储存物体体积大小的参照物,提升了学生物体体积的类比能力。把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落到实体上,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认识物体的体积单位,掌握物体体积所占空间的大小。
总之,教师在教学图形与几何的探究活动时,创设的情境要“活”,要贴近生活,方法灵活,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根据创设的探究活动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寻找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中不但让他们获得探索几何与图形的空间观念的经历和体验,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凯,王真红.学生学习内容疑难问题解析[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5.
[2]孔凡哲.上好课有效技能[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