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俊
(山西省榆次二中)
欧阳修曾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是语文教学永不变更的话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让我们迷惑的不是教什么,更多的是学生、教者、文本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构建新时代的“和谐课堂”?在此,笔者就“‘初读—研读—悟读’三步读”的报刊阅读课堂模式交流一下自己尚不成熟的做法。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的思维空间,是和谐课堂的前提
【教学片段】
师:请拿出《语文报》总第794期,首先浏览全部内容,并找出自己感触很深的2~3篇文章。
生:(提出一些个别疑惑)
师:(巡回释疑)
……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报刊阅读课堂中,教师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获取语文营养。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室巡回指点,或者解答学生个别疑难。
在这一课堂环节中,学生通读报纸“望尽天涯路”,选取最值得自己再读的文章。教师是主导,可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报刊的方法:标题法、批注法、摘录法等。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并不代表可以弃课堂于不顾,而是将课堂掌控在一个自由而有度的范围之内,时刻牢记自己的主导地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培养合作精神,点燃学生激情,制造和谐课堂的原动力
【教学片段1】
(请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定的文章分组,老师组织学生)
学生分好组以后,讨论交流。
……
【教学片段2】
生1:我对《童年》这首诗感兴趣,好像我都有这些经历,但被别人写出来了。
生2:是啊,这首诗读着朗朗上口,我们齐声读一次吧。
生 3:……
师:《童年》中运用了什么意象?为什么这些意象让你动心?与我们学过的《相信未来》《沁园春·长沙》比较,你认为有什么异同?
生1:意象有虚有实……
生2:意象是一个美的载体,意象是情感的寄托。
生3:意象是生活的一个截面,却定格了一段人生。
……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阅读课堂理应响应。但如果分组讨论的问题不是自发的,那么合作就可能流于形式。
报刊阅读课从来不是前后四人小组,而是自主合作,因为每个人希望合作讨论的文章都不可能一样。学生在自由组合以后,才能进行有目的的交流,否则贴一张“合作学习”的标签又有什么意义。
在合作讨论中,教师如果信马由缰,课堂中的讨论可能只会停留在表层。例如,在【教学片段2】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入引导,恐怕学生只是感受着诗歌的美,而不去思考为什么如此美,也不会讨论到意象的作用。教师只有深入学生中去,才能了解学生的讨论进度,并且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更耀眼的思维火花。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启发学生自主发现并探究学习,方是“和谐课堂”之重要指向
【教学片段】
(课堂最后)
师:浏览、讨论之后,大家一定有许多感想,请愿意写的学生现在写下来,愿意在课堂上跟全班同学交流的学生可以说一下。
生1:《一肩之宽的位移》这篇文章表现父爱,文章说,父爱是一种习惯。我也在此交流一下我心中的母爱。我的母亲每天坚持在我起床之前做好饭,但平时我对桌前的早饭并没有感觉,只是一次寒冬的早晨起来上厕所的时候,才发现那个朦胧的身影正佝偻在厨房里做饭……(泪流满面)
生2:我在《作文升格》中学到了作文的升格技巧:细节使文章增添魅力。
……
读的最低要求是积累,在积累之终,我们所求的是“悟读”。“悟”才是读书的较高境界,即“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发现。
报刊阅读课,是语文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教师带领学生走入阅读文本,让学生在文本中获得阅读体验和审美情趣,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多读善思。
语文教学注重过程,而非一定要一个成果。所以笔者认为,在报刊阅读课上,教师应更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来感受这些阅读材料,并且能通过与教材文本的比较来领悟语文、感受语文。
教师引导读之后“悟”,是一种语文再创造的过程。而“悟”的形式便是“说”或者“写”,“悟”的价值不亚于瓦特发明蒸汽机。“悟”不一定时时出现,它是在阅读之后百思不得其解的灵光一动,它是在一段生命历程后的怦然呈现。所以一旦有“悟”,必须写下来,它是有价值的阅读发现,它会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并能促使学生更多的阅读,更多的“感悟”!
随着一轮又一轮的实验,笔者的认识由迷茫逐步走向清晰,报刊阅读课将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笔者将继续紧紧围绕新课标理念,不断完善自己的报刊阅读教学,以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将继续提升自我素质,始终站在学生之上、课堂之上的高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心读、用脑思、动手写、开口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更高效地构建和谐课堂。
参考文献:
张海忠.新课程评价改革[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