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创新

2018-02-24 21:56:04周立英
新课程(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小组长班干部观念

周立英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丁肇中实验学校,山东 日照)

一、教师必须及早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一直以来,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很多班主任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总是过于重视其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此外,在很多班主任教师眼里,初中生还是小孩子,他们无法完全胜任班级管理工作。于是,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与管理观念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喜欢大包大揽、事必躬亲,甚至连收学杂费、收作业这样的小事也要亲自过问,班主任教师这种“过度溺爱”的方式,不仅使得班干部形同虚设,还容易使全班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极强的依赖心理,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成为“温室里的花朵”,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针对于此,班主任教师必须及早转变传统的教育与管理观念,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落实生本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并且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之余,还能获得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当然,要充分落实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大胆放权,将各种学生力所能及的班级事务交由学生去处理,以此来锤炼其实践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及时转变和学生相处的观念。在传统的师生相处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上下级的关系,在这样的相处模式下,学生的情感大多数时间是处于被压迫的状态下的,基于这种状态,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班级管理上均会有太多的顾忌,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其做事畏首畏尾。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新型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对此,班主任教师在平时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比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QQ班级群,平时既可以在群里分享一些学习资料、发布一些学习任务,同时还可以与其就学习、心理、理想等诸多话题进行探讨,如此一来,班主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必然会更加和谐。当然,在课余时间,班主任还应积极地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应当要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即要以学生朋友的身份与之交流,切莫像以前一样,以教师的身份去“审问”学生,不然,学生不仅不会亲近自己的班主任,反而会从心理上对班主任产生畏惧或者是厌恶心理。

最后,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班主任教师也应当要一改以往的“简单粗暴”(这一点只针对部分教师),应该要在仔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经过之后,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判,除了要指出其错误之外,还要为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并鼓励他们及时改正。总之,教师要用温婉和具有鼓励性的方式去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因为这样的方式会更容易令学生接受,同时还能增进师生间的友谊。

二、取消班干部制度,实行小组区域自治

班干部制度是广大班主任教师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制度,且不说一些班主任教师越俎代庖的问题。单从班干部这一制度去看,笔者认为该制度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因为它很容易促使那些非班干部的学生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除此之外,很多班干部自从被确立了以后,几乎就一直任职到了初中毕业,这么长的时间,极易使那些担任班干部的学生产生“职业倦怠”,这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极为不利的。针对于此,笔者认为,班主任教师可以取消班干部制度,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各小组进行区域自治,其自治的内容包括小组附近的卫生、小组作业的收发状况、小组组员的学习情况等等,各小组的小组长由组员轮流担任,任期可以以半个月或一个月为期,具体时限由教师依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决定。此外,为了能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状况,从而能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教师应定期组织各组的小组长开座谈会,然后就各组目前的状况以及问题进行讨论,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小组长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教师利用小组区域自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能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还能使自身的管理思路不断得到丰富,这对班主任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极为有利的。

总而言之,班主任教师要想开展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不断地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改进和创新。为此,广大班主任教师首先应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工作观念,树立反省意识,并基于此,积极地去学习有关班级管理的各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小组长班干部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分餐小组长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竞选班干部
新少年(2017年11期)2017-12-07 00:13:32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中国德育(2016年3期)2016-02-15 09:01:14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