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军
(甘肃省景泰县第六中学)
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少一些理论灌注,多一些情境设置;少一些整齐划一,多一些自主实践;少一些固守文本,多一些灵活拓展,以此打造厚重、多姿、高效的物理课堂。下面,以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磁现象》为例,谈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的确,学习的“欲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新颖活泼的情境中才悄然酝酿出来的。实践证明,一味地单向灌注,一味地机械传授,一味地被动讲解,课堂必将是不得人心的,只有转变知识的传送方式,才能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所得所学才能长久地贮存在学生的记忆库中。
且看某教师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一课教学中的课初引入:
每个小组配有一盒玻璃球、一只塑料杯、一双筷子,每组出一人,用筷子将球从盒中夹出,再送到杯中,看哪一组快。
表演:让力气最小的学生与力气最大的学生拔河,力气小的获胜。(在力气大的学生脚下适度抹些润滑油,大家看到力气大的同学“失败”了,哈哈大笑)
师:为什么玻璃球不好夹?为什么力气大的同学反而输了?
生:太滑了!
……
实践证明,在“笑意连连”中,在“幽默风趣”中,在活泼逼真的情境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才变得容易,对知识的内化才变得富有情趣。自然,学习效率事半功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初中物理课堂的“变”,就应该以学生学得有趣,学得高兴为出发点。只有学生的学习变得幸福,充满生机与活力,这种“变”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长久提倡的。
在网上观看过好几节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磁现象》的公开课,发现教师在引入新课之后,就准备材料开始做“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实验。的确,这个实验很有意思,但其操作权紧紧把控在教师手中,学生只是一个看客,无权动手,更何况,关于“磁现象”的实验,何其多也,难道仅仅是“吸大头针”吗?孩子们能不能有自己的一些选择权、操作权和实验反馈权呢?
事实上,就《磁现象》的实验而言,教师可以彻底放权: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磁现象?能吸引起来的东西有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含有什么成分啊?事实证明,当教师放权以后,孩子们的创意多多:比如利用条形磁铁对铁进行吸引,观察磁铁的不同部位所吸铁屑的多少;把一个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看看它的两端分别指向什么方向;把两块条形磁体的不同磁极互相靠近,观察它的转动情况……
正是在这样的自主实验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唤醒,自主能力得到提升,自主习惯得以培养。当然,如果真的放手让孩子们去自主实践,肯定会有材料选择不当而操作失败的例子,然而那恰恰是学生真实学情得以暴露的机会,抓住这样的机会充分地训练学生,学生必将有更大程度的提升。“物理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自身潜力和能力,打造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物理课堂教学环境。”[1]
好的物理学习不是满足于本课,不是固守文本,而是基于教材进行有意义的、灵活的、更深层次的拓展,正所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2]好的教学不能“止于文本,否则学生的生成空间不大,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显然,让孩子们有更多深层次的思考、感悟和延伸,才是师生乐于见到的,当然,也是新课改的理想境界。
以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内能》的教学为例,可以进行以下探究:
1.在一个带活塞的厚玻璃圆筒内的底部放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往下压,观察筒中的变化并解释现象。
2.用能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冲软木塞和开可乐瓶的实例。水蒸气和可乐的内能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能否利用这些能量为生产、生活服务?
3.布置课外小实验:自制弹射器。找一段两端开口的小塑料管,从塑料管的一端塞进一个用水浸湿了的纸团(要塞紧),从另一端推进一个用橡皮塞制成的活塞,一个简易的弹射器就做成了。试试推进活塞,比比看谁能把纸团弹射得最远。
可以看出,这样的拓展已经从现象到了思维方法,这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拓展,而且是思维方法上的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这样的拓展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打开了孩子们的多重视域。自然,沉浸在其中的孩子们也就得到了多方面的锻造、提升和滋养。而这恰恰是新课改理念下物理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真实体现。物理课堂应该“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一步步打开学生的视域,一步步引领学生步入物理王国的更深处,发现更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孙洁.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如何适应新角色[J].甘肃教育,2017(18):83.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