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筑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重庆)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独立思考的精神,逐渐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根据现有的教学情况可以发现,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无从谈起。针对这种现状,我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需要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探索的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地进行物理实验活动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开设多样性的课堂,例如,合作学习、课堂翻转、小组讨论等,同时还要具有学科领域里先进的思想观念,紧跟物理领域的发展动向,结合课程内容的安排和时间条件,提高对物理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时刻抱有一定的热情和激情。例如,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随时记录实验数据的好习惯,实验完成后将各种仪器设备恢复原状并放回原来的位置,收拾好实验室的卫生;在实验结果没有实现之前具有坚持不放弃的精神等。这些日常教学中的小事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推手。由于新型课程标准的实施,无论是教学大纲、教学教材还是教学目标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这需要教学工作人员能够深刻理解和解读变化内容,了解新标准、新思想,从而才能更好地实施到教学中,以更加正确的方向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物理与生活密不可分,巧妙运用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想要做到“巧妙”运用,科学思维品质自然必不可少,这一思维正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之一。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引领学生有效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为契机,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以教学“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内容为例,笔者出示了一个生活常见问题: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率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虽然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但速度的变化情况不同,前者速度越来越大,后者则反之。由此能启发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进行思考,并得出只凭速度变化快慢,即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这个方向被称之为矢量。这样,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还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科学思维。
实践出真知,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本内容。通过实验能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相关知识。学生在自主操作物理实验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基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自主操作物理实验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例如,为了让学生体验1m/s2加速度究竟有多大,笔者让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实验。实验材料有高度约为斜面长度的十分之一的斜面,这个斜面越光滑越好。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实验,真切地体会到了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约是1m/s2。通过让学生自主操作物理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进而发展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情感目标,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基于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顺利达成情感教学目标为契机,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紧扣教材教学内容,精心制定情感教育目标,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还能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态度和责任,借此发展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引领学生透彻理解相关物理概念为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以切实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指引学生自主操作物理实验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此外要重视引导学生顺利达成情感目标,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态度和责任。让学生全方位发展,更加符合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