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环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西高山乡两寨小学,甘肃 陇南)
分数应用题是集所有应用题之精华于一体的应用题,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总结和升化。学生掌握了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基本上也能够解决整数、小数、百分数等类型的应用题。因此,探究分数应用题的解决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主要从等量关系、份数、数形结合等方法探讨分数应用题的解决策略。
构成分数应用题的元素有很多,而等量关系就是连接这诸多因素的桥梁。通过等量关系把这些元素巧妙地串联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桥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等量关系,把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化。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一课时,有这样一道数学题:一个养兔场养白兔100只,黑兔是白兔的,灰兔又占黑兔的,灰兔多少只?学生在做这类题时,经常感到迷茫,分不清“东西南北”,其实,若能用等量关系的方法,就会让学生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教师在引领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问题和单位“1”后,让学生试着找出题中蕴含的等量关系。学生经过动脑思考,发现题中有两个等量关系,分别是白兔x=黑兔,黑兔x=灰兔。找到等量关系后,再让学生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带入其中,就可以算出灰兔的数量,即100=60(只),60×=45(只)。就这样通过等量关系,学生轻而易举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应用题中都存在一定的等量关系,只不过有时候这些等量关系不易发现,使得学生陷入解题的迷茫中。因此,在分数应用题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通过等量关系理清题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份数其实是小学数学中平均分的拓展运用,份数不仅是解决分数应用题的很好方法,它同时也是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重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正确运用“每份量x份数=几份量”关系式,能够从已知条件中找出各元素对应的份数。还要能正确看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
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某粮店一周卖出面粉42千克,比大米多,求粮店卖出大米多少千克?在做这道题时,学生易与分数乘法应用题混淆,有些教师虽然提出用“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的简便方法,但是这种让学生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起到让学生会判断“用乘法”还是“除法”的目的。具体在运用中学生还是不会灵活运用。其实,这时候用份数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既可以避免学生分不清乘除的弊端,还能方便学生的理解,一举两得。具体运用如下:让学生先找出题中的单位“1”的量,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了几份?(大米的量是单位“1”的量,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6份)。面粉有几份?(注意这里学生易错,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多’1份。)于是的学生能够说出7份。题中已知哪个量?(面粉的量)。你能求出一份量吗?42÷7=6(千克)。做到这里学生已经能够完整的做出答案了。即6×6=36(千克)。就这样学生通过教师一步步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运用份数巧妙解出此题。这样方法其实是把分数应用题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整数应用题,降低学习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数形结合解决分数应用题
例如,在复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从A城去B城,行了总路程的,离中点还有82千米,A城到B城有多远?这样的问题若单凭学生的想象很难得出问题的答案。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把全程看作单位“1”,通过画图找出82千米对应的分率。再运用“具体的量除以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得出问题的答案(千米)。这样把一道数学“难题”通过数形结合转化为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优化教学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总之,解决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有很多,绝不仅限于以上三种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与总结,在原来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延伸和拓展,寻求出更多、更适合学生的有效方法,让小学分数应用题不再是学生学习上的“拦路虎”而是应用题中一个“领军人”,引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