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洪莉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实验小学,江苏 徐州)
家庭作业是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但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还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状态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家校联动方面和个性发展方面的发展需求,并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和负担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家庭作业的含金量,有效提高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数学教师应当对家庭作业进行多元化设计。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工具。顾名思义,家庭作业即是学生需要在家庭期间完成的作业,而不同于在学校的学习,学生在家总是以生活为主线的,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上总是要贴近于生活的。设计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可以弥补传统家庭作业枯燥、机械、乏味的缺陷,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在完成生活化的数学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投入到动手操作、视听媒体、联合父母等多种生活化情景之中,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来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并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不但使小学生的家庭生活更加多彩,还能使小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比如,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多边形的面积”的教材,引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的面积公式,那么教师在安排家庭作业时,便可设计这样的家庭作业:在家里,甚至于在小区里,学生可以仔细观察物品,看看都有哪些有趣的多边形物品,比如沙发、小板凳、餐桌、百叶窗、小区内的游乐设施等,随后,自行或在父母的帮助下,测量这些多边形的长、宽、高,然后把它们画在数学本上,标好它们的长宽高,并标明它们是什么物品,随后在自己的书桌上把它们的面积计算出来。小学生在计算面积的过程中,将灵活运用拆分多边形、公式计算等方法,从而既掌握多边形图形的特征,还能熟练运用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同时强化对生活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
家庭作业如同学生的生活一样,也应当是多姿多彩的,在多元化设计上,家庭作业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改编或精心设计一些新鲜、有趣、轻松的作业,或者将设计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小学生,由他们自行选择、改编或设计一些数学题作为家庭作业,并且能自行解答,或者安排一些合作性的、跨学科的数学作业,有效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新课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程度进行客观、循循善诱的评价,并赞赏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勉励那些表现一般的学生,规诫那些表现消极的学生。正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通过对家庭作业形式上的革新,便可以使小学生做作业、解题的积极性大增,从而变被动的数学学习为主动的数学学习,提高家庭作业的价值和有效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小学生对跨学科的数学作业中涉及的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的巩固,从而促成小学生自身发散思维的养成,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五课“确定位置”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个自行设计的家庭作业,要求小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设计一道“确定位置”的数学题,并保证有一定的难度,且可自圆其说,如,有学生设计了上学、放学路上的“确定位置”题,有学生设计了周末随父母走亲访友的“确定位置”题,有学生设计了游览公园、商场、博物馆等的数学题;等等。在新课中,教师应当将这些新的“数学题”汇总起来,择优在班级里公示并请学生们集体解答。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判断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产生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差异。为此,教师在设计家庭作业时,应当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个人天赋、家庭环境以及自身教学进展,从而制定出适用于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名义上可有“必做题、提升题、挑战题”的区别,以此达成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课“折线统计图”的教学中,教师还可适当引申“柱状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那么在安排家庭作业时,便可以进行难度分层,可安排2~3道题,其中“折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可分开设计,也可合并为1道题,“扇形统计图”类的“挑战题”单独列为1题。如学困生群体需保证完成“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这些“必做题”,尝试完成“柱状统计图”这个提升性任务;中等生完成“柱状统计图”之后,尝试“扇形统计图”这个“挑战题”;学优生通做。如此设计,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并尝试探索更高层次的类型,不但可以保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还可以培育他们的探索欲、锐意进取的精神。
总之,家庭作业的多元化设计,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自主、自觉、自立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利于全面促进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将之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