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妍
(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小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相结合的研究》课题是2016年8月经甘肃省教育学会批准立项的“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S[2016]GHB0424)。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小学为课题研究示范基地,经过两年的艰苦探索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学校组织,强化家庭、社会和个人的协作,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航天文化为纽带、以参赛为突破口,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指导与探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积极探索了符合本地特点的“以航天文化为载体”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实现了研究目标。现将我们的研究工作和主要成果报告如下:
“协同高效”,顾名思义是指将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渗透于小学教育的高效课堂,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而且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课堂教学过程为:“创设情境—操作体验—问题感知—交流感悟”四个环节。一方面它通过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另一方面,它侧重的是诱导、启发而不是说教和指导。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
即“构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相结合全面渗透的工作模式”紧紧围绕课题预定的心育目标,实现师生、家长在心育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共同成长的工作方案。
2.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的转变
教师利用班队会、晨会、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转变
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打破传统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了现阶段适合学生的新方法,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相结合,在周边范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们在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相结合的研究》探索研究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使课题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在这一过程中总结的九条基本经验被周边县市部分学校吸纳。
1.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结合进行有效的学科渗透,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教育中,要立足本地,注重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的合力。
3.成长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觉和主动的过程,要运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切实提高心育实效。
4.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所以,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以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主要内容进行开展。
5.现如今,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是一片空白。因此,心理教育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
6.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利用好学校的各种现代化设施,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伙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亲密友谊。
7.结合年级学生特点及工作重点,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变的主题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拥有阳光的心态。
8.引导学生阅读心理教育读本,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9.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基地”的社会功能。
1.在课题组的探索过程中,认识到我们外出调研做得太少。基于这一点,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对基层学校的课题研究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让研究者行得万里路,育得百年人。
2.课题组老师应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课题所有材料,使课题研究成果内化为自己的工作思路高效指导实践;把课题研究论文和反思再修改、充实、深化、提炼,拿出真正有水平的论文发表。
3.新学年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结题成果,接受参观、学习,举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专题讲座等全面推广成果,实现心理健康就要经验区域共享共赢。
经过两年的研究,我们的课题终于结题了。开心之余,深刻反思,诸多艰辛历历在目。期间不乏专家同行的鼎力相助,在此谨表诚挚的感谢!感谢甘肃省教科所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酒泉市教育局领导的热情指导!感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教育处陆刚处长和东风小学的各位领导!感谢课题小组一班人齐心协力、团结奋进!
我们深知,这是一次很不完美的尝试,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同仁不吝赐教,我们将虚心接受,继续学习,相信我们会以更高的热情、更成熟的操作做好以后的每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