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红梅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大庄小学,江苏 徐州)
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把此当做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地创设出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情境,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实现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交流,让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促使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学科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高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快乐地理解数学知识,以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和能力。那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核心素养为基点,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呢?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立足点,对不同的知识进行精心的设计、整合,找到其中的贴合点,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解析数学知识,找到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获取最大的学习潜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在核心素养教学观念的引领下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究,以全力培养学生对数学数据的分析能力。[1]比如学生在学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的知识时,教师需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以学生所学过的“数据的搜集和整理(二)”为切入点,把两节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统计过程后,从生活实践中引出一组数据,让学生分段进行整理,从而增强学生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整理数据的意识,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知识是抽象、枯燥、晦涩的,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有的时候,如果一味地采用呆板、陈旧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激起学生内心潜藏的动机的,更别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了。鉴于此种现象,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基点,不断地创新和转变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公式,采用探究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说出来,慢慢地开动学生的脑筋,培养学生动脑的好习惯,获取成就感,感受到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2]比如在与学生一起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采用摆一摆的方式,摆一行、三列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每行六个,学生通过观察可以看出一共是18个小正方形,然后就能得出摆出来的这个长方形面积是18平方厘米,最后再带领学生进行验证,从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宽=面积。这样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动力十足,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让学生有一个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性环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避免课堂上采用一言堂的方式,而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创设自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学习数学指明航线,十分必要。[3]比如:学生在学习“认识方向”这节课的知识时,可以学生周围的事物为标志,让学生对东南西北进行辨认,然后借助现实的情节,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学会辨别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用学过的方位词正确地描述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更加清晰,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总而言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广大的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积极地运用上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行为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指导,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解析数学知识,合理地把握生活实践与数学知识关系,探索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学态度来引领学生,让学生找到其中的数学思想,研究更为有效的方法,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的精髓,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人文涵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