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茵
(福州市南台实验小学,福建 福州)
公益是一种志愿精神,其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每一个体都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引导小学生参与社会公益、培育学生的公益心、履行公益责任应是现代教育的题中之义。然而小学生的公益教育实践因涉及安全、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在很多地区和学校被忽视,甚至忽略。因此,构建合理的公益教育实践模式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公益教育板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基于城郊结合部生源的特殊性,我校在2016年底正式提出“带着家长做公益”的主题特色教育活动。公益开展的具体内容与形式依赖于班级家委会的策划与组织。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家校联动的协调作用是推动孩子们参加公益并受益于公益的最好动力。
该活动的核心理念是希望在公益活动中,以家长的言行影响孩子,而在孩子的带动下,家长力量的介入,可以将公益教育更好地推而广之,从而为文明城市的建设尽绵薄之力。我校试图构建的公益实践模式以年段为界,划分为以下三个层级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经验证明,善良之情应该在童年扎下根来。低年段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对公益的概念模糊而陌生,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往往处于被保护状态。因此,我们将活动实施的方式主要定位为“带动式”的实践模式。家长的以身作则,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公益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公益实例的情感熏陶。例如,在“简单助学”活动中,虽然筹集善款和学习用品更多的是家长行为,但孩子的参与意味着开始学习如何关爱他人,关心与尊重每一个体。在校内,教师则可以通过创设多种公益体验活动与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公益。例如,很多班级设置了志愿者小岗位,图书管理岗、环保安全岗、帮扶小老师岗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生活管理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让大公益主题在低年段做到落细、落小、落实。与此同时,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机会,让每一堂班队课都能成为传播公益美德的主阵地。
三、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有自己较为独立的思想,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动式”的实践模式最适合形容这一时段的学生特点。在公益活动开展方面,孩子们的参与状态十分高昂,与低年段相比,这种实践模式呈现出一种平衡状态,即家长与孩子都可以在对方身上映照自己的行为,并相互学习,二者的力量是均衡的。例如,当孩子们在父母的带领下走进敬老院送温暖时,大人们考虑的是要给老人们购买实用的生活用品,而孩子们则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亲手制作的小礼物上,还会和其他同伴商量,准备丰富多彩的表演节目。大人的成熟稳重和孩子的真挚热情在某一刻相互融合,他们在对方的行动上都可以看到惊喜。这一时期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公益意识已经生根发芽,一方面,他们继续从父母身上学习良好的公益品质,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公益热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长,这是一个相互映照、共同进步的过程。
相比于低年段的稚嫩、中年段的热情,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公益活动的参与中表现出“独挡一面”的风采,他们不想再依赖于父母的帮助,试图成为行为的示范者。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与父母的互动显得寥寥无几。“互动式”公益实践模式的设计意在加强这一学段的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也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和职责。例如,在由学校组织的“沟通你我,感受亲情”的亲子公益活动中,心理辅导老师设计了“解手链”的环节,如何解开手链是家长和孩子作为团体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积极的沟通是唯一的解决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来自父母细微之处的关照,而家长则可以看到孩子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智慧和积极主动性。
给孩子留下真、善、美的记忆,让孩子们在大爱中自主学习,获得最真切的体验,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校开展“带着家长做公益”实践研究的初衷所在。“带着家长做公益”是桥梁,也是平台,小学生公益实践层级模式的探索仍需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