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刘利,黎 娜,常 洲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40年前冬天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安徽省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极大的勇气采用最传统和朴实的“托孤”和“签字画押”的方式,在“大包干”的生死契约上按上了自己的红手印,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实行农村“大包干”,掀起了我国农村蔚为壮观的改革序幕,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历史上的一面旗帜。从此,中国农村在党的领导下顺应时代要求,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1980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确立建立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1995年国务院发文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党的十四大以后,农村改革致力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九大宣告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体战略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新时代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安徽省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发源地,能否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大好机遇,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基础优势和改革条件,再一次担负起农村改革的时代重任意义重大,备受瞩目。在我国农村改革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施“大包干”40周年之际,清晰认识小岗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方位,思考和探索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新的机遇下改革发展路径,对于全面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党和政府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鉴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我国“三农”发展实际情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出发,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以补齐农业农村发展滞后这块短板,以有效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以打破四化不同步的僵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体要求。要想充分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就必须认真领会20字总体要求的核心要义。
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点和重点,是促进新时代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根本路径。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村发展不充分就是当前我国最大的不充分。振兴农村产业,培育我国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产业转型和产业有效融合必然能够为农村充分发展提供新动能。生态宜居是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乡村的发展必须是绿色的发展,以搞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追求乡村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只有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才可能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任务。只有坚持建设美丽乡村,才能建设好美丽中国,实现美好生活。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乡村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发展,也要注重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乡村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化的根脉,是我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生长载体,具有厚重的文化根基和优良的乡村风俗。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构乡土文化,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治理有效”相对于“管理民主”更加注重乡村治理的效果即乡村治理必须有效。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有所弱化现象,基层腐败问题严重制约乡村治理效果。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已经迫在眉睫。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要求。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推进农业农村改革,让改革发展的成果由城乡共享,促进乡村人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殷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主要可以表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城乡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以及促进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农村表现得最为显著。农业供给质量有待提升、农产品市场适应性较差,无法满足农村和城市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由于市场竞争因素、季节性因素和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农村产品供给不足与阶段性供大于求并存。目前我国农村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和效果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要素供给不良。传统的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经济发展剪刀差仍然较为明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发展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重要障碍。乡村振兴战略是根据我国“三农”问题阶段性特征,党和国家顺应时代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新时代农村全面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2.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
十九大报告判断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应该努力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九大报告分三个阶段对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了总体规划和安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有所减少,农业GDP占整个国家GDP的比重有所降低,乡村衰落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农村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不会降低,农业在我国产业中的地位不会被削弱。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民素质显著提高。但是,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三农”存在农村结构失衡、农村产业发展滞后、乡村传统文化衰落和生产条件落后等问题,三农发展已经成为四化同步的重要短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重点发展对象,克服城乡二元结构和工农业二元结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三农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补齐“四化”短板已经刻不容缓。优先发展农业,突破四化同步中农业现代化短板,增强四化融合度、互动和协调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对农业农村定位的重新审视,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乡村内在活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面建设进程。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平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不平衡发展的突出表现。安徽省小岗村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自大包干以来终秉持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农村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纲领和遵循,指明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安徽省小岗村应该在新时代再次承担起引领农村改革的重任,坚持做中国击楫中流的农村时代改革先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小岗村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坚持和巩固在小岗村大包干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2018年,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赴凤阳县小岗村调研时强调要推动新时代小岗村改革再突破、振兴再出发,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奋力推动小岗走在乡村振兴前列。2018年4月25日,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在小岗村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中对小岗村实施乡村振兴进行动员部署并指出要以小岗村率先实现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果,回报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在小岗村乡村振兴动员大会上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公布了《小岗村——乡村振兴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考察时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小岗作为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颗明星应该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再立潮头。
中华民族精神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勇于改革创新和实现梦想的根本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中国梦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安徽省小岗村在长期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以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小岗精神。小岗精神是以大包干精神为根本和核心,延伸和发展于沈浩精神[1]。首先,小岗精神源起于是“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这是小岗精神的灵魂和核心,其本质就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大包干精神主要包括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首创精神、尊重民意、以人为本的民本精神、实事求是、自我革新的求真精神、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其次,沈浩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小岗精神,其以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精神为灵魂,其本质体现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对党忠诚、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是沈浩精神的精髓,改革创新、勇于开拓是沈浩精神的核心[2]。小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小岗村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将新时代民族精神诠释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小岗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40年改革历程和实践中孕育和形成的富于时代特色的“小岗精神”是小岗村人民群众奋斗之源、产业发展之魂和乡村振兴之道,为新时代农村改革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对于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全面深化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应该深刻把握小岗精神的时代价值,争取做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和践行者,用小岗精神来引领乡村振兴,努力使得小岗精神成为农村深入改革和乡村振兴的动力。
1.深化农业供给改革,构建小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农业改革思想,积极推动和深化小岗村农业供给改革,构建小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产业是小岗村振兴的基石,因此必须优化小岗村产业供给,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化的小岗村产业体系。首先需要进一步殷实农业基础,积极调整小岗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供给体系质量。需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滁州地区、安徽省内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对农产品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特征,紧密结合小岗村自身的环境资源条件,精细和优化小岗农业产业,生产市场需要的小岗村特色品牌农产品如小岗村无公害红薯粉丝和小岗村黑豆等。努力突破小岗村农产品销售瓶颈,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打造小岗村农产品销售立体服务平台。其次,以小岗村特色农产品为基础,发展小岗村加工业,推进小岗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化。为了促进农业与加工业融合,必须同时发展农产品销售、运输、冷藏技术促进产业融合,促进小岗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发展。再者,要注重发展小岗村新产业和新业态,充分挖掘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形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实现多功能农业生态产业化、农业服务产业化和农业创意产业化[3]。促进小岗农业、工业和旅游业相融合,利用小岗村的知名度,建设和完善小岗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区,发展小岗村特色生态旅游。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分依托和利用大包干纪念馆、沈浩纪念馆和农业创业培训基地等小岗村丰富的人文景观发展小岗村红色历史旅游品牌。以小岗村金小岗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为支撑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积极发展小岗村农家乐、休闲农业及乡村特色旅游,努力打造小岗村特色田园综合体。要充分利用小岗村作为农业部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的独特优势,优化培训质量,做好培训服务和小岗品牌宣传,促进小岗村农业与加工、培育、旅游和文化等产业深入有效融合,促进小岗村产业兴旺。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和完善小岗村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4]。现代化农业发展不仅仅要具有现代化的产业,也需要现代化的生产和经营。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小岗村应该坚持走技术振兴的发展道路,依托滁州学院、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和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区域内及国内著名专业高校合作,加强关键农业科技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政府要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小岗村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遥感卫星应用技术提高小岗村农业生产经营的精细化、组织化和专业化。依托小岗村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推进小岗村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小岗村物联网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提升小岗村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以现代生态农业综合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小岗村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提升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是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重要组分,因此必须加强小岗村农业基础设施及机械化建设,重视小岗村水利等农业园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小岗村具有高抗风险能力的高质量标准农业园。进一步采用“政府+社会资本”的PPP模式,精心培育以面向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服务公司为代表的小岗村农业服务主体,完善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建立和完善小岗村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推进小岗村乡村振兴,最根本还要靠深化改革。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坚持和完善小岗村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根据小岗村集体资产类型进一步深化小岗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努力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三权分置”,探索集体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运行管护机制,提升非经营性资产的公益性服务效益。重点推进小岗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改革,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到户。进一步探索小岗村村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有序推进小岗村土地流转,放活土地经营权。努力培育和形成专业大户、股份制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小岗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和利益分享机制改革。积极引入工商资本,发展土地抵押、土地流转和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集约化、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应该积极利用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社会多元化资本,试点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逐步探索和建立“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发展模式。此外,小岗村应该积极引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努力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确保小岗村乡村振兴优质人才供给。
中华民族精神是引领中国人民群众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动力。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在新时代所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和宏伟工程。实现小岗村乡村振兴同样需要伟大的精神引领。小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岗精神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和伟大的团结精神[5]。在新时代背景和发展机遇下,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依靠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大力宣传和弘扬小岗精神,依托中国小岗干部学院深入探索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的教育形式和实践活动,用小岗精神引领小岗村实现乡村振兴。要实现小岗村乡风文明,就必须弘扬小岗精神,充分挖掘小岗村独特的人文精神,积极开展小岗村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以建立新时期小岗好家风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创建活动,主动开展“小岗好媳妇”“小岗文明家庭”“小岗好人”和“小岗村道德标兵”等评选活动。积极开展小岗公民道德和文化实践活动,创建“小岗村百姓微讲堂”,让老百姓讲述小岗故事、传颂小岗精神。实施小岗村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建立和完善小岗文化站、小岗文化墙、小岗文化艺术团、小岗文化广场和小岗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小岗百姓喜闻乐见、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小岗村不仅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且还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和沈浩精神起源地。[6]实现小岗村全面振兴,必须利用好小岗村独特的文化资源,整合滁州市、蚌埠和南京等地区文化资源,打造以小岗文化为核心的区域文化资源共同体,实现联合经营,共树品牌。集中精神联合开发滁州市内以琅琊山、醉翁亭、明皇陵、明中都皇城、龙兴寺、韭山洞景区、禅窟寺、狼巷迷谷景区和卧牛湖景区等人文和自然景观,保护和发展滁区域内如凤阳花鼓、画凤凰、凤阳酿豆腐、洪武棍、皇帝朱元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设计以小岗村为中心的滁州文化旅游路线,以群体力量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增加小岗文化产业竞争力。继承和发扬小岗地区乃至江淮地区优秀农耕文化,支持农民开展以“三农”和小岗乡村农耕文化为题材的文艺创作和发展,以农耕文化推动小岗乡村振兴。此外,要充分利用好小岗村红色文化优势,打造小岗红色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主要以小岗红色基地为依托,发挥小岗改革名村和小岗精神的政治优势,提升小岗村整体文化竞争力。
强化中国共产党对小岗村工作的领导地位,建立小岗村一元领导下的乡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理事会和村民代表会议等多层次基层共同治理格局。重视小岗村农村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的素质,切实加强小岗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选拔配备优秀的小岗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小岗基层组织成员教育和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本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和服务方式,强化党组织、党员同村民群众的联系。必须按照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小岗村村民自治的基本治理制度,积极推动村规民约在小岗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尊重小岗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在乡村改革中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和监督权,尤其是要发挥农民在小岗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主体作用,调动小岗农民参与小岗振兴和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小岗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大普法力度,推动以法治村。小岗村基层干部首先要有法治观念,严守法律政治底线,确保改革中农民权力和集体资产不受侵害。进一步整合村干部、小岗法庭、派出所、专职消防队等力量实行警民联防,共促小岗安定和谐。建立和完善小岗村法律援助中心,遴选和配备优秀任驻村律师为小岗村改革提供精准化法律服务。此外应该建立和完善小岗村乡村德治治理体系,依托小岗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小岗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开展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小岗德育实践活动。
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变,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村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提供了新的机遇。小岗村应该积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尊重和发挥小岗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努力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率先践行者。应该深化小岗村农业供给侧改革,完善小岗村现代农业经济体系,推动小岗村农业现代化,殷实小岗村乡村振兴基础。努力挖掘小岗村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以小岗精神引领小岗实现乡村振兴。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小岗乡村治理体系,助力小岗村实现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