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四个回归”要有校本特色

2018-02-24 15:50康安峰
现代教育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常识校本办学

康安峰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跃升的巨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视察北京大学的重要谈话中,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四个“重大论断”,充满了对高等教育的热切期望,表明了总书记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大关切和建设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的殷殷期待。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举行召开的。这既是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回顾总结,又是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前瞻,意义非凡。

一、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提出及内涵

2018年6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的主旨发言。发言高屋建瓴,旨意深远,视“推进四个回归”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点之一。在此次会议期间举行的“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 一流本科建设”论坛上,150所高校联合发布了《一流本科教育宣言》。《宣言》主张,要把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

追溯以往,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理念最早是陈宝生部长在2016年10月15日教育部召开的武汉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的。由武汉地区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到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再到《一流本科教育宣言》,“四个回归”构成了一条贯穿始终、指导工作的逻辑主线。

“四个回归”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二是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三是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四个回归”的提出,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和基本逻辑的通俗表达,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系列讲话和论述的高度概括,在我国高等教育推进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1]

二、高等教育“四个回归”要有校本特色

所谓校本特色,一般是指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及社会需求,在一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经过长期努力所取得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办学风格、办学机制等。当下,“四个回归”即是指引高校办学的一个基础理念。

(一)要符合讲话精神

陈宝生部长在讲话中明确提到,对照“四个回归”,高校要广泛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首先明确应该干什么,其次明确应该怎么干。要广泛凝聚共识、汇聚磅礴合力,聚心聚力到人才培养上,把“四个回归”的要求真正落实到行动中。这充分体现了高校落实“四个回归”应有校本特色的要求。

(二)要贴合高校实际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全国目前拥有1200多所本科高校。各高校之间本科办学的情况千差万别。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充分说明了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各个高校要有校本特色。

(三)要展现理论多元

陈宝生部长关于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讲话,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很多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在会后很快就举行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传达会。高等教育的“四个回归”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些传达会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只是各单位对高等教育“四个回归”的归纳概括各有侧重。

学界对“四个回归”的解读亦是多种视角,精彩纷呈。例如,袁占亭教授认为,回归常识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控扼之要,回归本分是高等教育基本运行规律的不易之典,回归初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点题之论,回归梦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1]郭立场副教授认为,要回归常识,砥砺“真本领”;要回归本分,打造一流教师队伍;要回归初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回归梦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3]

三、高等教育“四个回归”校本特色的实现路径

从高校的视角来看,落实“四个回归”应该做到:

(一)回归常识,就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常识,一般指从事各项工作以及进行学术研究所需具备的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回归常识,就是回到相关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对于高校来说,回归常识就是指高校的办学育人要遵循教育领域内的基础知识,不与教学规律相背离、相矛盾。教学规律由教育领域和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构成,有一般规律,也有特殊规律。高校办学,既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教学的特殊规律,还要尊重与包容自身所设的各本科专业,依据其专业个性和教学的特殊规律办学。如此,各校的校本特色自然能够得到体现与凸显。

(二)回归本分,就是要承担教学育人本职

本分,亦作本份,即本身分内的义务。回归本分,就是再认自身所承担义务。对于高校来说,回归本分就是指高校要承担起教学育人的义务。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而培养人才又是其重中之重。回归本分,高校首先就是要培养人才,在教学中培养人、塑造人。要通过制度设计。来保障和落实教学育人的中心地位,来激发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各高校在办学历史、办学实力、专业布局、办学资金等方面差别很大,由此决定了其保障教学育人中心地位、回归本分的制度设计也应该有校本特色。

(三)回归初心,就是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回归初心,就是指澄清心志,重温做某件事的初衷与动因。对于高校来说,回归初心,就是要实现办学的目标。对高校中的各个本科专业来说,就是要实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的培养目标,即在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前提下,追求实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层级有区别,本科专业布点不一样,学校所在区位也不同,决定了各校的不同专业甚至相同专业之间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例如,某大学的某个师范专业,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是为中小学等部门培养师资,而近年来该专业8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以虚置的自主实习规避了学校的集中实习,60%以上的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是有较大出入的,背离了办学的初心。

(四)回归梦想,就是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指在现在想未来的事或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情况。回归梦想,就是坚持对未来的那份期望,不改变方向。对于高校来说,回归梦想,就是要致力于服务社会,以自身的能力服务社会。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会根据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会根据社会需求和事实等做出相应的变化”,但他同时指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该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欲望”。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是宏伟目标,也是宏大叙事,而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力、能力服务社会、服务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则属于具体落实。

猜你喜欢
常识校本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靠不住的常识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常识:哪杯更冰凉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