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2018-02-24 13:41:59温小秋
新课程 2018年2期
关键词:事物习作作文

温小秋

(广东省揭西县上砂镇一洲学校)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思维、交流与生活的工具,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能力以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作文的重要性。可是老师一上作文课,学生就唉声载道,不愿写作,令语文老师倍感头疼。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引导学生拓宽视野

小学生的活动范围较小,他们的生活见闻和情感体验也非常有限,对写什么往往无从下手。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认识事物、了解生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平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参观、游览、访问等活动,扩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也可以指导学生组成科技制作、美术、音乐、民俗等兴趣小组,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学生只有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各种现状,观察到自然的变化,才能有事可写、有物可写。

去年,我想布置一篇描写“春天”的习作。为了让学生写好文章,我先给他们来一次野外郊游,让学生亲自观察春天的变化。来到野外,学生像一群放飞的小鸟。我问大家:“你们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我看到了农民伯伯在田里忙着耕种。”有的说:“我看到了蓝蓝的天和飞翔着的小鸟。”……我趁热打铁:“你们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材料,我再引导学生想象,通过想象感悟“春天”一词。学生由此想到:春天真美!春天给人们播下美好的希望!最后,我向大家提出习作要求。因为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所以写出来的内容真实、生动、有个性、有灵感。

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观察事物

有些学生虽然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参加活动,也玩得很尽兴,可就是写不出作文来。为什么?因为写作素材的积累,除了要有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外,还要有一颗细腻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和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只有养成用心去感受生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亮点。如体育课后,可以建议学生描述自己又热又渴的感受;郊游时可以组织学生野炊等,一边玩一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想法、心情、体验,让他们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引导学生学会借鉴

通过用心感受生活和认真观察事物的实践活动,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何把这些素材写成自己的作文呢?这就要看学生遣词造句的功夫了。俗话说得好:给他一袋干粮,不如给他一支猎枪。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教给学生遣词造句的方法。首先要学会借鉴课文。教材里面的文章都是经过专家拣出来的,是学生习作最好的范文。学生可以借鉴课文里面的一些用得好的词语、句段和修辞。其次是借鉴课外读物、作文书,甚至是自己同学写得好的词语、句段和修辞。特别是起步作文或学困生的作文,借鉴显得尤为重要。

四、引导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点睛之笔,往往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教师在评改习作时要慷慨大方、毫不吝啬地给学生鼓励和表扬。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与自信。根据学生好表扬的特点,在评改作文时,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只要有些小的进步,就写上几句鼓励性的评语,以激发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如“这里的内心活动写得好!”“你把学校写得真美!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你可真幸福,有这样一位好妈妈啊!”这样的点评费时少,收效却很高。学生从这些评语中品读出老师对他们的爱,自然就更有信心写作文了。慢慢地,发放作文本的时间就会成为学生最盼望的时刻。

让孩子们不再惧怕作文,让每个孩子都能对作文感兴趣,是语文教师一直以来坚持不懈探索的课题。但要改变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是一条漫长而充满荆棘的路,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崔峦,蒯福棣.小学语文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万伟.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事物习作作文
美好的事物
文苑(2020年8期)2020-11-22 08:18:12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奇妙事物用心看
快乐语文(2017年12期)2017-05-09 22:07:40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