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教育模式逐渐转变为素质教育。除了相关专业知识的获取之外,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众多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且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尚未成熟,在此阶段加强对其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教育可谓是不可避免的重要任务之一,道德与法治教育可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其核心素养是有其必要性的。那么,就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以及其发展而言,究竟应当采取何种措施呢?
就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主要内容而言,其大体上可以简化为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将以人为本视为中心; “三个基本点”,具体指的是核心素养中所包含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健康生活、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
1.健康生活。就健康生活这一基本内容而言,其大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其要求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作息以及生活习惯。随着初中阶段学生学业压力的加重,许多学生的生活作息呈现出了混乱的状态,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强调初中生健康生活中行为方面的健康是有其必要性的。另一方面,健康且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当具备的良好素质之一。所谓健康的心态,其主要体现在与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规划人生等方面其所呈现出的优质表现也同样被视作健康生活的一种体现。
2.道德品质。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对其进行集中且有效的道德观念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就学生道德品质这一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言,其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就国家而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得以快速发展。由于西方文化的传入,许多抵制中国政策、中国观念的信息也在迅速传播,这对于国家而言可谓是危害性极大的。因此,初中生应当保持高度的爱国情怀,其对于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以及中国道路应当表现出坚定的支持与维护;就群体而言,维护公共秩序、关心集体、不因为自身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等内容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但其必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就个体而言,遵守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体现在是否严于律己、尊敬师长以及是非分明等细节之上。
3.法治观念。所谓法治观念,就其实质而言,其实是指学生对于法律的性质、作用以及地位等问题的充分理解以及自身独特的看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由于各种纠纷的存在,人们也越发重视法律的应用,由此形成的法治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而就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法治观念的基本内容而言,其是指学生尊崇法治、崇尚宪法、自觉守法以及依法行事、以法律己等内容。
1.情境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也在应运而生。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当前教学中形形色色的要求了。就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对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1)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教材并且推动学生心理机能实现发展。创设情境的具体形式包括以下几种: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音乐欣赏,等等。将教学内容寓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这对于学生而言可谓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而通过创设辩论情境,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深化与剖析一系列理论知识。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维护宪法的权威”的相关内容为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较难深入理解与掌握国家机构这一方面的知识,就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构的职能、性质、宗旨等基本知识的理解较为混乱。因此,相关教师针对该内容进行了辩论情境的创设。先将学生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律划分为人数相等的小组,教师将准备的文案中的相关事例进行阐述,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的讨论: “该事件中,应当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国家机构是什么?并且给出适当的理由。”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事件的认识必然有着自身独特的看法,同一小组内以及不同小组之间可就该问题阐述自身的看法。辩论情境的创设不仅有效地活跃了课堂的氛围,更促进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形象、动静结合的展示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相关内容为例,近年来我国大力执行反腐工作并且取得了许多成效,相关教师在讲解反腐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将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且在观看了相关视频后,可以让学生针对视频的内容进行积极的探讨,帮助学生进行深化记忆。
2.理论教学与具体化教学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际生活相互结合的原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应当严格的遵循该原则。目前,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中的各种热点问题对于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极其熟悉并且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教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选取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热点问题进行讲解。一方面,此类热点问题的讲解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在讲解热点问题的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知识也能渗透其中,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在讲解热点问题的过程中,还可纠正相关学生的错误认识,从而培养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综上所述,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基本观念的形成都有深远的影响。就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而言,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在明确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实际教学,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在潜移默化中淡化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