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策略例析

2018-02-24 02:2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羊圈师生数学

课堂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没有了活动,就没有了课堂活动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沟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师生之间加强互动交流,这关系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效果,需要教师注重在课堂上运用互动教学法。针对这一特点,下面谈谈笔者对课堂互动的几点体会。

一、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仅仅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如学生遇到不会计算的题目,或者在做题时出现概念混淆的情况,由于缺乏互动的机会,这些情况很难反馈给教师,教师也不能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而互动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达到活跃课堂教学的目的,在师生、生生之间这种有效互动与平等交流中,让每个学生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教师的带领下积极思考与探索,实现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互动教学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教学质量得到改善。可见,教师需要转变思想认识,注重对互动教学方法的应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教学的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使师生互动充满活力。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材料,并且蕴含丰富的数学知识。[1]学生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才有可能真正被用于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例如,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混合计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乘车的乐趣,理解加减法混合式的算理,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如下生活情境。把讲台当作公共汽车,教师当司机兼解说员,指定45名学生当乘客, “乘客们请注意,儿童公园站到了,有下车的乘客请准备下车”。这时,从教室后门出去了12名学生,同时,从教室前门进来了15名学生。教师接着说: “同学们注意了,原来车上有45名乘客,到站后,车上的乘客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时,有学生大声叫了起来, “老师,我知道了,从后门下车12名,从前门上车15名,我知道车上有多少人啦!”这时,班上没有坐过公交车的学生也豁然开朗,学生情绪激昂,师生互动充满活力,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这一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不仅轻松地知道了算理,还理解了一些交通常识,同时对数学产生了浓浓的亲切感,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明白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要想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要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与学生真正地平等起来,自己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2]通过这节课的教学,笔者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师生互动环节。

2.精心设计问题,使课堂互动效果增强。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实现真正的课堂互动,就必须精心设计问题,把问题改编成主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3]因此,课堂互动时,教师既要精心设计问题,又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时机,对于疑难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将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而是造成悬念,让学生从问题出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教完圆的面积后,让学生计算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中谁的面积最大?通过一番思考,笔者并不急于出题,而是讲了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家里很穷,父母就把他送到地主家放羊,羊越来越多,羊圈装不下了,他向地主建议扩大羊圈,可小气的地主不愿意花钱买栅栏,他让小男孩自己想办法。聪明的小男孩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首先把羊圈由长方形改成正方形,这样就把羊装下了。过了几个月,羊又长大了,又装不下了,他又将正方形的羊圈改成了圆形,这样在不增加栅栏的情况下,就能把羊装下了,人们都夸他聪明。为什么同样长的栅栏,圆形装下的羊更多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探究、验证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话刚说完,学生就积极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如果一上课就把问题抛出,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也提不起兴趣,而以故事的引入吸引学生通过故事去研究其中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识的探究。

3.留给学生充足时间,使生生互动焕发光彩。在课堂中,教师还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并使之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主精神,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执教 “人教版”小学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时,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特别重视生生互动。课前交代学生带好玩具,上课时以4个学生为一小组,把玩具放在课桌上,要求4个学生站在四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并且把自己看到结果说给同组的学生听。如,生1:我看到的是小恐龙的尾巴;生2:我看的是小恐龙的头,等等。以此使学生明白,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时,笔者并不急于让学生交流所看到的结果,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位置自由观察恐龙,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交换位置后再仔细观察物体。这样充分体现了生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使学生更清楚自己对空间的看法,并有机会分享各自的想法,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探索空间。

假如没有给学生互动的平台,学生的思维就停止在物体的表象,他们很难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会存在 “盲人摸象”的局限性。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学生才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也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一切的教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4]。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应积极地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想方设法地引导全员参与,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只有变教师的 “独角戏”为师生的 “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最终达到师生共赢的效果。

猜你喜欢
羊圈师生数学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立体羊圈
亡羊补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农庄里的羊圈
麻辣师生
“6个羊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