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馨文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四小学)
在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其目的就是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培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掌握相应的思维方法,同时创新自身的学习能力。同其他的科目内容相比较,信息技术课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不仅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综合型的学习科目。在此基础上,传统教学中单一化的讲解模式,暴露出了愈来愈多的弊病,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创新,在更高教学层面上开展信息技术的讲授,这样更利于课程效果的提升。
在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构建的时候,老师不妨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关的教学任务综合起来,将课程教学模式划分为五个学习步骤:
第一个步骤,就是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对教学氛围进行营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教学重点,一方面结合教学任务的内容,另一方面则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所在,为了凸显情境教学的实质性,教师不妨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
第二个步骤,教师不妨与学生展开合作,对一些信息技术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主动将学生的学习地位凸显出来,强调自己的辅导作用,这些学生才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课堂上对一些学习问题展开积极的探究,就自己的知识盲点,向教师展开提问,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第三个步骤是利用实践操作,对信息技术上的知识内容展开巩固。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理清自身的学习思维,并按照教材上所给出的提示,构建出有效的知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其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的良好意识。
第四个步骤的学习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同时让大家就一些趣味的知识点,展开积极的交流,让学生收获更为多元的学习经验,同时了解到丰富的学习思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帮助学生进行演示之外,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客观化的评价,对学生的努力给予正面的鼓励,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也应该在保护其自信心的前提下进行点评,这样才能让其取得学习进步。
第五个步骤是帮助学生展开学习总结,进行学习拓展。在结束教学课程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总结,对那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展开有效的课后延伸,让学生在课外主动进行探索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发散性思维,丰富其信息技术的知识经验。
1.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
在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时,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出多元的教学情境。这里以“文字编辑”的教学内容来进行举例。在传统教学中,大家对这门信息操作技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单纯地认为打字就是打字,只是了解一些基础化的知识。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不妨在“文字编辑”的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对其多样化的教学特点进行介绍。像对文档存储量进行更改,还有利用手机通讯、聊天软件,对文字进行灵活性的编辑,教师试着从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以“生日祝福”“商务信件”等内容形式,展开有效的文字编辑,帮助学生建立“学以致用”的思想,进而为后续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2.引入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对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引导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像在对“画笔”这个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当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之后,教师不妨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一些有趣的卡片,像“新年贺卡”“节日祝福”等,将制作好的“卡片”通过网络传送给自己的朋友,提升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再比如对“文字处理”的知识进行了解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试着编写“交流信件”“请假条”“座次表”等,在演示成果的时候,可以利用“媒体播放器”的内容,帮助学生插入一些背景音乐,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见识,同时能够让学生更为形象地掌握知识要点。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春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8):164.
[2]沈栋红.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4):3.
[3]赵大恒.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与创新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