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琼
(皖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习总书记的讲话着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为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难题提供了原则遵循,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明了行动方向。
根据接受理论,接受客体要通过接受主体自身接受图式的选择和同化、顺应的作用才能纳入接受主体。而接受主体的接受图式可以从主体已内化知识和主体认知思维能力两个维度来考量[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调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相符然而又确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资本和技术优势,通过互联网妖魔化中国且大肆散布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缺乏社会阅历和辨别能力的大学生必然会受到各种不同价值观念冲击。当这些已内化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知识不符时,冲突不可避免。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时,会出现概念化认同、教条化认同,甚至抵触化认同却无法将其内化为内心信仰。因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切中肯綮的做法,是抓住大学生自身“接受图式”这个牛鼻子,帮助大学生“主体已内化知识”的去伪存真和提高大学生“主体认知思维能力”。各高校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具有极高的科学性、权威性,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力量、逻辑力量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若要针对具体事件回应学生思想关切,帮助大学生对“主体已内化知识”去伪存真,则并不能直接从教材中得到答案,而是有赖于授课教师“因事而化”,用鲜活的事例廓清思想迷雾。
一是直面社会问题,答疑解惑。2015年3月,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民众信息获得模式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率已经接近100%。还有调研报告显示,九成以上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为互联网[3]。互联网已然成为舆论博弈场。一个严峻的事实是,网上存在一股无视我国发展成就而放大现存社会问题、无视西方社会问题而夸大西方发展成就的势力。这股势力如此强大且善于捕捉社会热点、炒作社会矛盾,以至于混淆视听,影响了青年学生的判断,对于我们凝聚人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进行形而上的理论灌输,而不“回到人间”,针对此种现象进行驳斥和澄清,那授课效果可想而知。在笔者看来,授课教师完全可以不必讳言我们在前进路上存在的问题和失误,不必讳言发展不均衡、贫富悬殊大、反腐形势严峻等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确实客观存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的现实。而是用鲜活的例子来说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用鲜活的例子来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殚精竭虑,正在采取措施逐步解决问题,也在不断取得成效,使不和谐的现象不断得到改观。授课教师完全可以用鲜活的例子揭开粉饰美化的包装,呈现真实的西方,完全可以直言“田忌赛马”式的中西方比较的叵测居心和不合理性、不科学性。
二是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典型。“因事而化”,“事”选取得当,才有助于“化”的事半功倍。在笔者看来,高大全式、被推向神坛的榜样并不亲民,在感召力和示范性上,都要打折扣。身边的小人物才是中国故事的主演,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微事件才是好听的中国故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选取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时,要注意人物的可亲可信、事件的可知可感,行为的能还原、可参照。青年学生愿意听,能引起情感认同和情感共鸣的“事”,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才能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魅力、吸引力和公信力,才能增加“主体已内化知识”中“真”的成分,从而改变主体“接受图式”的结构,进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长效性要求。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独立性增强、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社会的信息化和科技传媒的快速发展使他们能及时大量地获取信息。面对教师丧失信息优势、大学生时代特征明显、教学环境科技化的“新常态”,思政课讲授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亦即“因时而进”。
一是教学语言增加时尚感。近年来,流行语的大量出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而大学生则是流行语的创造、使用和传播主力。不断涌现的新词汇、新语言、新语体,透露出大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了解并有意识地将热门的词汇和新鲜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到教学中,不但能够一扫授课教师“说教”“学究”的刻板印象,还能让大学生产生“老师懂我”的亲近感,拉近师生距离,避免陈词滥调的重复引起的沟通障碍。当然,教学语言是为着教学效果服务的,不能为了时尚而时尚,更要防止哗众取宠和陷入低俗,丧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严肃性和原则性。
二是教学载体增加科技感。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为青年学生接收资讯提供了新的渠道,催生了“低头一族”,如何提高“抬头率”,成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要克服的第一道难关。“堵”不如“疏”,与其与手机争夺学生的注意力,不如与手机和平相处,借助教学APP,把手机变成教学载体,为提升教学效果服务。教师利用教学APP的智能化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安排签到、作业和交流板块,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对教师来说,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学生来说,获得了均等的交流展示平台,随时可以查看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
当然,教学APP的加入只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微调,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才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教师把授课内容划分为知识点,以微课的形式成为储存在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资源,利用在线教学平台,成为对公众开放的慕课,实现从接受性教学方式到探究性教学方式的课堂翻转。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受到学生的追捧和欢迎,也积累了可供推广和参考的经验。
三是教学方式增加代入感。实践是人的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和基础。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有利于克服思想政治课因理论与现实脱节而陷入空洞说教的弊端,有助于大学生在了解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增强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高尚的责任担当、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实践教学为大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国情社情的机会,直观的知识获取过程,也是大学生对已有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去伪存真的过程。一旦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已有认知,那么作为接受客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就能很快纳入接受主体——大学生的认知图式并被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教育途径发挥了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既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必然和应然,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其接受图式得以优化,从而不断实现主客体的双向建构,促进德育效果的提高。同时,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学习回应了大学生对人文情怀的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从概念具体化为生动的人物或者故事。实践教学融入角色体验、融入了情感因素,增强了代入感,自然能更顺利地进入主体的接收通道[4]。
“势”即形势、趋势、态势,体现的是规律性和发展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因势而新”可以理解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国际国内形势、青年发展态势的变化,立足新时代、探索新方法、回应新要求。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揭示历史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绝非空洞的说教,而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其主要观点和主要论断的提出过程就是我们党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在正确处理和解决一系列现实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抽象而成的理论体系已经和正在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用整体、丰富、联系的事实从纵向比较过去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从横向比较现在的中国和现在的世界,向大学生揭示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事业的成功在于中国选择了一条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道路,她树立的目标、她确定的方向具有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是辩证统一的。引导青年学生在理性认同的基础上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呼应时代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在于站在历史逻辑的高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大势,呼应时代精神的伟大召唤。实现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伟大的实践离不开伟大的信心。青年学生见证着伟大时代的巨变,享受着伟大成就带来的民生实惠,本应对当下中国充满自信。然而,无形的舆论场中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灭偶像、毁信仰、唱衰中国、瓦解公信力的声音无孔不入,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提升青年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的新要求。鉴于自信的形成离不开认知清晰感、独特感、效能感和接纳度的基础心理,而其心理路径的形成过程呈现为“客观成就←积极认可→主观成就→正确归因→具有独特感→效能感高→自信”和“问题和不足←理性和客观的认知→正确归因→认可问题和不足的可解性→期望值合理→接纳度高→自信”[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将着力点放在引导青年学生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现状及二者关系”正面积极的认知、情感和态度上,有的放矢。
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汇聚青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遵循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在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中汇聚青年力量。一般说来,人们往往更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性功能,而忽视它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任务。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项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人、造就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为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价值导向和能力提升,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四门理论课的核心课程都贯穿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如“原理”课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基础、内涵和客观必然性;“纲要”课通过介绍民族意识觉醒、国民性的改造等历史史实提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传统思想资源;“概论”课总结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成果;“基础”课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大学生的具体要求[6]。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将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相结合,回应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引入交互式、体验式、咨询式的教育方法,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思考、积极探索的空间,回应大学生主体性发挥的需求;拓展教育渠道,回应大学生发展能力和丰富社会关系的需求等方式将这些理论落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此进行过理论论述,形成了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正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而提出的破局良方。“三因”论既考虑外部原因,更重视内部原因,强调以被教育者的需求驱动教育者的改变,通过打通被教育者的接受通道,促进内化的完成。“三因”论对于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
[1]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易晓明.接受理论在德育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1991(1):19-21.
[3]调查显示:大学生和白领群体互联网使用率已接近100%[EB/OL].(2015-03-23).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3/23/c_1114735867.htm.
[4]郭玉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课堂建设刍议——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84-288.
[5]洪跃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形成的基础心理探析[J].江淮论坛,2014(6):31-37.
[6]彭平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现代大学教育,2010(2):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