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帅娥
(安化县羊角塘镇文昌阁学校,湖南 益阳)
阅读教学活动的开设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能让学生的文字累积量增多。通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能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阅读是学生进行文字输出的最佳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现阶段阅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需要选择有效性更好的教学新方法,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深化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能让阅读教学的开设效果更佳。
想象能力渗透在阅读的各个方面。所以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时候,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地使用各类教学资源,通过文字、图画、歌曲的形式,将这些富有渲染力的教学方式展示给学生,进而能让学生的想象情绪得以激发,并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学生也能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从而使教学效果更佳[1]。
例如,在给学生讲授《小桥流水人家》一课的时候,教师要通过询问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们头脑中会出现何种画面?有的学生回答说:能看到一家人住在小河边,上面有座桥;有的学生回答说:能想到小桥上日常琐碎的生活,可以在桥边钓钓鱼,早上看看周边的景色,会有诗情画意之感。然后教师让学生思考文章主题中的关键词,小桥、流水、人家之间有着何种关系呢?教师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将其联系在一起,但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每天做饭的水流经小河,是否会污染周边的环境。其实学生的答案显然已经偏离了教师的问题,但教师不要急于纠正学生,可以巧妙地进行提醒,表扬学生的想法独特,同时提醒学生问题的关键点是集中在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词上。所以教师应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这样不但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轻松、坦然的环境中进行知识的思考与探究,进而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也能在问题提出过程中,使课堂气氛融洽,从而让学生融入课堂学习中,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生成性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活动的开设主要是让教师在具体教学内容推进时,能提前对课堂的情况进行预估,进而做好预设,让课堂教学顺利地开展下去。教师在生成性课堂阅读教学活动开设之际,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知阅读文本的内涵,进而使学生在知识传授中将原本复杂、繁琐的问题进行细致化,并在阅读中主动地探寻问题。然后教师在教学中需使用各类有效方法,将学生带入预设的特定目标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的“条理化”“框架化”均属于粗线条的弹性设计,而教师需要提出一些问域宽广、解答答距较长,思维强度较大的问题,以让学生不断地思考,进而能在主动思考中将原本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譬如,教师让学生思考在阅读中能感受到什么?文章中哪句话最精彩?教师使用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充分选择的权利,并激发学生的参与热度,使学生在热切讨论的过程中,对文章进行理解与感悟,进而以深化学生的思想内涵[2]。
课堂教学中同样一本教案在不同的课堂上就有不同的教学局面,原因是课堂是动态发展过程,当师生进入学习情景后,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教学的调整,所以为了让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达成度更好,就要重视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进而能根据教学内容的推进,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的生成。譬如,《梦想的力量》这类情感性的文章,教师为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可以使用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能在情境中真实地感受语言之魅力,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进而能深化师生交流。教学中文本的阅读,需要学生能在情景学习中更好地把握文本情感基调,在阅读中进行合作与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撰写读后感、写书评等激发出思想之火花,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也能让阅读有效性得到提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设的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需要将各类有效的教学方式应用在阅读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教学有效性,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