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县城关第三小学 韩克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在新课程改革政策实施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研究的重点。
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能力等。
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基础就是要学会识字。学生文字的储备量越多,阅读过程就会越顺利,越节省阅读时间,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生字通常会直接略过或者是停滞不前,教师应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利用字典的阅读习惯,在遇到生字时使用字典进行查询并将拼音标注在生字上,以便之后再次进行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将查阅后的生字都记录在生字本上,在阅读结束后进行生字的学习,在增加自身文字量的同时,养成在阅读过程中查字典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分为朗读和默读两种形式,在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初级阶段主要以朗读教学为主,朗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断句的技巧、发音的准确性,以及在阅读时投入情感的能力,可以通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进行朗读教学。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小组成员分角色进行朗读,使学生从文中角色的角度进行朗读,增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体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除了传授学生知识,还应使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当学生对文章内容无法理解时,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提示,辅助学生理解文章,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应用能力是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发展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熟练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学生的分析能力体现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空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阅读前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在问题的选择上,教师应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这些问题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语文阅读的教学这句话同样适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因此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所用文章的选择上,教师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一些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顺利地进行,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对阅读养成习惯能够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阅读能力,方便教师进行阅读教学工作。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周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并在课堂上举行阅读分享大会,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文章分享给其他同学,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记忆能力,又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使学生主动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建立读书角,在读书角中放置课外读物,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进行读书标兵的评比,以月为单位,将阅读文章最多的学生评为读书标兵,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还不成熟,因此很难通过独立阅读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给予正确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准确抓住文章主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清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阅读过程中读到的好词好句抄下来,找到句子的精美之处,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协同培养,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小学教育工作者去发现和解决。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并在阅读方法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在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宏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16(24):148.
[2]吴小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J].作文成功之路 (中),2017(06):53.
[3]张殿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J].中华少年,2016(24):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