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兴永
当下的学习变得越来越便捷,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仅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学显然已经是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如何理解、选择、运用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变得尤为重要。课改三维目标的要求与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都对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的指向。教学改革无论是在课堂教学方面还是课程建设方面,都应该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方向进行变革。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主阵地,能力需要在过程中培养,促进小学生体验思维过程的生成型课堂教学策略是课堂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的的问题。
受教学时间、学生人数、评价方式等因素影响,教师往往更重视预设教学环节的完成,重视教学结果的掌握和应用,思维训练的过程往往被忽视,仅仅把学生的思维任务变为记忆和应用结果。这种现象在概括、总结环节的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语文教学概括小标题训练中,当一名学生做概括比较准确时,教师就及时肯定、表扬,并板书成大家都认可的答案。这样的教学任务表面看是完成了,但学生的思维过程却处于模糊状态。
思维过程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对比分析,不同答案之间进行对比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路,也可以在对比中找出最佳答案、方法,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思维必然是带有个性的,个性表达说明学生在思维,而不是等待别人的答案给予,学生之间的不同想法是最重要的生成性资源,也是经历思维过程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一种答案,满足于思维结果的一致性,最终形成标准答案一统课堂的“和谐”局面。学生在对比中可以更好地学会“抓住主要内容的”方法,只可惜教学中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不同答案展示的机会。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整体把握,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和逻辑推理能力提升。然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使预设环节可以更好达成而把问题细化,最终变成教师认为有逻辑层次的若干小问题,使学生思考变得顺利。但这种做法带来了许多弊端,一是使思维变得缺乏挑战性,无法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兴趣;二是整体把握问题的能力被忽视,无法形成对问题系统性的把握。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对体验思维过程的充分重视,教学以完成预设环节为任务。
促进小学生体验思维过程的生成型课堂包含以下关键因素:突出体验,学生亲身经历思维过程;突出过程,学生体验较为完整思维的过程;突出生成,学生思维过程中的表现既是教学关注的目标,又是推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教学资源,在师生与生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以学生的体验思维过程为目标,使学生把所学内容作为体验思维过程的素材。教师引导学生经历思维过程的五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激发起思维的好奇心和解决问题的欲望;第二步,判明问题的性质,明确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第三步,进行联想、假定、推测与猜想等;第四步,推理,思考相关依据与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使依据和结论之间形成联系。第五步,验证,对得出的结论予以证实,检验所得到的答案是否正确。教学过程围绕学生的体验思维过程而展开,教师要采取多种策略,根据思维过程的各阶段特点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促进小学生体验思维过程的明确指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良好思维品质。
促进小学生在体验思维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的关键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通过案例研究,我们从教师行为的角度初步总结生成了课堂教学策略。
现在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是思维过程服务于结论。根据促进学生体验思维过程的要求,教师要将学生的体验思维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中思维的生长点。它是体验思维过程的指导方向,决定教学行为的选择与教学效果。其次应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加以落实。确立学生思维生长点主要依据三方面因素:课程标准、学生基础、教材内容。教师要把课程标准能力培养目标作为统领,把教材作为体验思维过程的素材,把学习的难点作为体验思维过程的生长点,三方面结合设计教学环节,最终把体验思维过程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二年级上学期《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由“初步认识角的特点”转变为“结合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的特点”、“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这是知识变为体验思维的过程素材的典型例子。
课堂上,学生不思维、浅思维、慢思维的主要原因是怕出错,因为出错可能面临教师与同学的质疑、不解、否定甚至批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答案正确性的过分要求,有时会成为阻碍学生思维的因素。促进学生体验思维过程,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思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认真思维,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教师关注的不仅仅使思维的结果;更要关注思维过程,关注学生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兴趣,即使结果是错的,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也同样值得鼓励,教师需要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这样不仅使当事学生的思维受到鼓励,其他学生也会因为鼓励思维的氛围而打消顾虑,因此思维变得活跃。教师鼓励是学生体验思维过程的催化剂,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互相启发后,热情、兴趣与能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教师利用延时否定策略来鼓励学生对思维过程进行反思,促成对错误思维的深入思考和自我纠正。
教师需要根据思维过程的需要,采用结论追问策略,利用生成型资源,推动学生尽可能将思维的过程展开并深入下去。教师根据思维过程的一般规律,按照“困惑情境——问题实质——联想——推理——验证”这一步骤,促进学生体验思维过程具体化。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结论都要经历这样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教师要根据具体的问题突出某一环节的思维要求。教师要把“问题是什么”、“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怎样说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还有别的思路吗”等类似结论追问的启发性语言,结合具体情境,作为课堂组织语言的主体,促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深入,从而使学生思维的过程更加清晰。通过追问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变为真正的实际教学操作。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外显的载体。通过学生表达水平的提高带动学生的思维过程梳理的清晰,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的深度体验思维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表达的要求进一步清晰:一年级要求回答问题说一句完整的话;二年级要求说两句及以上完整的话;三年级要求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四年级要求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五年级要求能够运用对比综合的方法进行表达;六年级要求能够确立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语文教学明确了对学生回答问题、表明观点的表达要求,数学教学中突出学生讲题能力的训练,尤其鼓励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讲题。学生讲清楚了,说明想明白了,思维也就自然而然地清晰了。
第一,教师教学理念更加先进。促进学生的体验思维过程的生成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首先应促使教师理念更加先进。在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观由教知识转变为教思维,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达成了教学生“会学习”的最终目标;方法观由以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体验思维过程、建构知识为主;评价观由只重结果转变为追求过程和结果的均衡,突出评价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积极性、专注力、条理性、深刻性等思维表现。其次,教学设计要围绕以促进学生体验思维过程而展开,体验思维过程成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主线,生成资源成为关注的焦点。教学设计采用体验真实问题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进入思维状态,以解决关键问题的方式来推动思维一步步展开,以学生小组合作、全班互动交流的方式推动联想、推理、质疑、验证等思维过程的深入,用表达带动、应用深化巩固思维过程的结果来促进学生体验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运用,以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经验、转化、归类、验证等思维方法更加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应用。
第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生成型课堂教学策略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对四、五、六年级的随机问卷显示:“上课愿意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选项分别为64.71%、81.71%、75.8%,学生思维积极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虽然随年级的升高会有所波动,但整体依然保持上升的状态。通过对“敢于对别人的见解提出质疑”的问题调查发现,四、五、六年级全部呈现良好的上升状态,选择率分别为2.94%、7.84%、11.21%。质疑不仅仅需要思考的能力,还需要思考的胆量和勇气。质疑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受到生生关系等因素影响而下降,促进学生体验思维过程的生成型课堂教学策略的主动运用,有利于形成积极思维班级的氛围,打消了学生思维怕出错的顾虑,促成了质疑能力的正增长。
第一,促进学生体验思维过程应以转变教师观念为前提。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要想真正使促进小学生体验思维过程与提高思维能力成为现实,首先要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入手。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真正达成三个转变:从教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从重视结果转变为更重视思维过程,达到过程与结果的均衡;从设计教师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学,根据课堂的生成资源推动思维过程,以学生学习过程质量作为衡量课堂教学的主要标准。只有真正转变教师观念,体验思维过程的要求才能有效落到实处。
第二,促进小学生体验思维过程需要建构生成型课堂。把小学生体验思维过程作为教学目标,需要按照体验思维过程的要求对生成型课堂学习活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对教师的主要挑战是教学环节如何设计、课堂中的时间如何分配、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促进学生深度体验、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如何同时保证等现实问题。新的挑战迫使教师对传统教学环节作出进一步取舍、大胆创新、再造教学流程。建构促进小学生体验思维过程的生成型课堂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第三,促进小学生体验思维过程需要相应变革考核评价方式。促进小学生体验思维过程旨在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质量,能力评价的考核方式有别于知识考核,考核评价方式的相应变革是促进体验思维过程的保障。能力考核评价更多应突出情境性、开放性与实践性,允许学生有个性发挥的空间,变革现有的考核评价方式是必须落实的工作。
促进学生体验思维过程的生成型课堂教学策略有着很强的现实研究意义。该教学策略的落实对于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等都将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