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研究

2018-02-24 00:53:17周晓娜
新课程(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师

周晓娜

(华北油田一处小学,河北 廊坊)

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五个方面中,德育一直被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放在首要位置。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班主任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学科教学特点和德育理论在教学中的实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质。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应试观念,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开展德育渗透;立足课程,在文本教学中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德育因素,在体悟中升华情感。同时,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践,在学生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中将德育理念实践化,最终实现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在平等交流中优化德育环境

教育的不断发展变革赋予了德育不同的内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时代,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正确德育渗透策略的同时转变过去将应试放在首位,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表达自我意愿,营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在外在环境的熏陶下培育学生德育。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采取选举制选出班干部,协助班级管理;作为任课老师,教师在选课代表和小组长时同样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选出适合担任的人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任何一位学生犯错都要遵守班规处理,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性地和学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阶段性心理状态,从情感上照顾学生,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再次,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借助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媒介感化学生,从点滴做起,让学生在和谐的班风学风中逐渐成长为一名品行高尚的人。

二、挖掘教材内容,在文本讲授中渗透德育

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较多经典名篇,涉及面广泛,内容多样,可以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有效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影响价值观的形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备课,在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在极具感染力的教学中加强德育。

比如,在教学《背景》一课时,教师可以抓住文章中重点的字句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品味,在作者思想感情的体悟中让学生受到德行的教化,明白父母之爱的无私和奉献;在学习《敬业与乐业》中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人生态度;在学习《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相关的抗日资料,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战争的残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后,再去学习文本内容,这时候再带领学生感悟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揣摩其中传递的精神和思想内涵,德育渗透效果就比较明显。

三、创设实践活动,在综合实践中陶冶学生情操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主渠道。但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德育只停留在口头表达上,并且授课时间有限,难以看到实效。所以,教师可以将课内外实践和理论教学联系起来,将课堂内的德育渗透在课堂外延伸并补充,进一步深入实施德育教学。

比如,我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在班级设置课外角,针对性地将一些蕴涵德育因素的课外读本分享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好的书籍推荐给大家,通过课外角,学生还自发组织成立了兴趣小组,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这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其语文素养,还树立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实现了德育渗透。同时,在学习完相关的篇目后,我还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进行德育渗透。

总之,一切教育的目的指向的是人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一名教师终身追逐的最高理想。在实际教学中,班主任教师更要以身作则,立足学生的发展,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前提下将德育教学实施渗透到平时的课堂内外教学中。教师要在日常中关注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认识内化为行动,实现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德育语文教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