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云
(甘肃省嘉峪关市文殊镇文殊中学,甘肃 嘉峪关)
目前,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生源严重萎缩,学校规模越来越小,教师越来越少,同时,随着城乡交流政策的深入,学校的师资队伍越来越年轻化,他们都渴望提高,渴望成功,只是不知道如何去提高、如何去改善。基于这样的现状,学校迫切需要新的提升,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研活动的“含研量”和“含金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技术含量”。而以“区域联盟下磨课”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正是集教学、科研、培训于一体的完整教研方式,就是寻求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校本教研有效突破口,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内涵发展。
区域联盟:本文的区域联盟主要是以联盟校为依托,借助联盟校或兄弟学校的名师队伍或名师团队(如,名师工作室、金钥匙导师团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青年教师持续主动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
草根式:本文的草根式研究是一种立足于本土和基层,扎根于实践的丰厚土壤,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平民化、校本化特点的研究方式。
磨课:本文的磨课是指基于区域联盟下,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同学科教研团体的协助下,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在不同班级面对不同学生就同一具体的课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校本教学实践活动;也可以是就多次课题的不间断跟进式的教学实践的研讨活动。主讲教师上完一节课,组内听课教师及时就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学目标、板块设计、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反馈矫正”等几方面展开热烈讨论,进行客观评价,提出修改建议,然后再由同一教师进行第二次课堂尝试进行的跟进式的探索实践,实现“教学—探究—再教学—再探究”循环反复,层层递进,多次打磨,它涉及研修团队一起开发课例,实施课例,检查学生学习结果,分享教学成果,在经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课堂教学。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精益求精的过程,也是一群智者对话的过程。研讨活动中,大家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碰撞,学术气氛浓厚。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悟性。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本人,其他参与“磨课”的人也同样受益匪浅,教师通过参与磨课,了解了一堂好课是怎样“磨”出来的,这是平常的校内听课所难以企及的境界。
区域联盟的磨课中,共同磨课的过程为教师的常态教研提供了模板。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在自然而然地做这些事情,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研究的角度。而磨课的过程,研修组全组老师全程深入参与了两次以上备课、两轮以上打磨的整个过程,熟悉了每个环节。在课例研修结束以后的课例研究中,所有老师会潜意识地按照磨课的过程来操作,把问题的发现、问题的归因分析、问题的追踪、问题的解决形成我们教学的习惯,也为自己在教育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迈进了一步。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区域联盟下磨课教学教研工作的深入发展,切实发挥校际教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基础作用,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2017年9月21日,学校教导处组织开展了以“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能力”为主题的磨课活动,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认真研究新理念的学科教学;2017年11月1日至7日,我校与嘉峪关市第二中学、嘉峪关市第五中学,开展“联合教研·智慧共享”区域联盟下草根式的教师“磨课”活动,参加听课的教师交流非常活跃,围绕如何让课堂更有效展开讨论,教师将自己的宝贵经验讲述出来一起分享,大家取长补短,相得益彰;2018年4月11日至12日,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汤毓老师带领14位初中学段兼职教研员来到文殊中学开展了为期2个半天的“区域联盟下的九年级总复习策略与中考备考校际交流”研讨活动,在理念指导,复习策略、方法点拨等方面,专家给予了倾心指导,参会的教师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很有实效的教学研讨活动,启迪了智慧、开阔了思路。
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教师对新理念把握得更准确了,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实践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一堂课的层层提升,背后有着教学观念的可喜转变,这是勤于学习、善于研究的成果收获。在磨课研究过程中,教师重温研修内容,名师与专家的引领让老师茅塞顿开,老师劳累着、收获着,并快乐着。2017年嘉峪关市第八届中青年教师(初中)课堂教学竞赛中,我校1位老师荣获一等奖,3位荣获二等奖;其中,2位老师荣获“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5位老师在2017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提交的优课被评为市级优课,其中,2位老师的优课被评为省级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