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经》郭师绪
互联网营销让景区走红变得越来越容易,想让这些“网红”景点持久“芳华”,还需练好改善服务和体验的“内功”。
抖音火了,紧跟着,视频创作者在抖音上发布的景点也变成了“网红景点”。
“济南宽厚里的连音社”“青海茶卡盐湖天空之镜”“厦门土耳其冰激凌”“西安摔碗酒”“重庆夜晚的洪崖洞”等等,伴随着抖音“洗脑式”的音乐已经成功俘获了人们的芳心。
今年五一小长假结束后,从相关统计的出游数据来看,重庆洪崖洞日均游客接待量破8万,仅次于故宫;成都秀丽东方日均游客接待量近5万,是青城山、九寨沟的3倍;西安永兴坊日均游客接待量近5万。
可以看到,各地网红景区五一游客接待量的井喷式增长,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在全域旅游新时代,网红景区受到了全国的关注与追捧。
根据最新旅游消费数据显示,“90后”“00后”已经超越“80后”成旅游市场的主力,那些“说走就走”的年轻群体让很多“网红”新景点和目的地火了。
媒体报道,“排队2小时,摔碗5秒钟”是今年“五一”假期陕西西安永兴坊景区的真实写照。一碗酒喝干,“咣当”一声砸下去,烦恼烟消云散。在“抖音”上,欢快质朴的《西安人的歌》为背景音乐,配合着摔酒碗的画面,让西安永兴坊成为了人气爆棚的景点。“西安摔碗酒”的走红,让沉寂已久的古都西安又一次焕发了生机。当地店员称,一天能摔掉两万个碗。
2018年4月29日,《千与千寻》夜景之城洪崖洞游客接待量突破8万,据马蜂窝旅游网、墨迹天气联合发布的《2018五一出行趋势报告》显示,洪崖洞一举冲到榜单第二位置,热度仅次于故宫。
景区的走红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与流量息息相关。业内人士分析,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景区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与技术上的支撑。再加上自身内容的趣味性和可传播性,使景区可以吸引到线上流量,并在受众中大范围传播,最终形成线上导流端口。
此外,任何产品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重庆洪崖洞和西安摔碗酒能够成为网红,必然有其道理。
业内人士分析,当下,游客的旅游方式已从传统的观光向体验式转变,目的地营销需要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体验项目。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历史文化方面的深层次体验就显得尤为吸引人。
以永兴坊和洪崖洞景区为例,两家景区本身都是极富文化特色并一直都是当地用心打造的城市名片。永兴坊是在唐代名相魏征府邸旧址上建造的,主要以关中牌坊和具有民间传统的建筑群组合而成,依托古城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西安城市人文精神进行了充分发掘和展示。同时,作为巴渝文化的发祥地,重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3000多年,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文化底蕴更加毋庸置疑。
走上“网红”之路,除了历史积淀外,这些景区也都具备一定的吸引性、可传播性、共鸣性与趣味性。如在抖音上火了起来的杭州宋城,不是因为最具特色让人震撼的《宋城千古情》演出,也不是仿古的主题公园特色,而是它的“水上漂”体验项目,有走得很轻松的,也有浪漫的,还有摔得比较惨落水的,很多网友评论看着都疼,也正是因为这些趣味性才让人跃跃欲试。
从用户体验来看,业内人士分析,这些网红景点均契合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能够满足年轻人猎奇的旅游需求,能够进行情感宣泄或者实现情感共鸣,这或许是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营销效果的重要原因。
据重庆日报、携程集团联合发布的《重庆五一假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五一”期间,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1735.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2.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30.5%。另一座“网红城市”西安在今年“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1014.56万人次,同比增长69.05%,旅游业总收入为45.05亿元,同比增长139.12%。
从携程旅游发布的“‘五一’十大网红旅游景点”数据来看,部分景区的游客量最高增长超过300%。“互联网+”逐渐成为旅游行业经济增长新动能。
“网红景区”催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人的经济收入,对于当地人们来说都是喜闻乐见的。然而,网红经典的火爆,让不少景区在短时间之内涌入了大量的游客,超出了景区的承载力,随之产生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比如南京江宁的“爱情隧道”,本来就是一条仍旧在使用当中的货运铁路,并非什么景区景点。结果因为前来观光的网友太多,产生的各种垃圾太多,破坏了当地的环境,给铁路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而且铁路正在使用当中,网友却在铁路上拍照、散步、秀恩爱,也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南京江宁公安在线近日发布官方微博,通过展示多张实景拍摄图及一篇长达300字的博文劝退游客,提醒大家不要再去“爱情隧道”“打卡”了。
毋庸置疑,在一些地方缺乏旅游基础设施,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情况下,成为“网红景点”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还有些人通过拍短视频炫耀着滤镜下“自然美景”,导致一些景点一开始籍籍无名,但被越来越多人手机滤镜贴上各种花色标签后,似乎无形中变得十分有魅力,对手机屏幕前的人来说,就好像是一位蒙着面纱的未出阁少女,让人忍不住想去“一览芳华”。
很多网友表示,在节日期间果断选择去网红景点,期待着一场网络同款浪漫的旅行,想去体验一下传说中那些“人间鲜有”的景色,然而现实却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最后大声痛斥“照骗”。
面对网红景区的爆红,业内人士表示,挖掘身边美景并予以适当推广,无可厚非,但心思全用在推广上,那就是舍本逐末,最终也必如众多网红一样,难逃“见光死”的命运。没有相应设施,不具备接待能力,连维护秩序的成本都捉襟见肘,自然而然很快就“失宠”了。
网红景区的出现与爆红所显现出来的当下旅游市场供需匹配问题不容忽视。专家指出,这些年,中国旅游需求呈现井喷,但反观旅游市场,一是盛景虽有,但游览模式几乎是“人从众”,处处摩肩接踵;二是游客需求已经多样化,有人好古、有人求静、有人喜雅,但大部分景区服务还在套同一个“模板”。正因此,跳出“网红”景点的坑,需要游客擦亮双眼,但解决的根本之策还在于相关部门和经营主体加强管理、改善服务,不断拓展旅游市场,挖掘出更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