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即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内容,以讲授和PPT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试卷和毕业论文评价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1]。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显然达不到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应当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此,笔者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船舶操纵与摇摆”课堂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较传统教学方法优势明显。
为便于教学改革的实施,研究选择了小班授课的课堂,该课堂共有学生24人。初步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模式,其总的结构就是先让学生自学,即“先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后教”[2]。课堂教学使用“271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即一节课中20%的时间是教师讲授,70%的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10%的时间是整理回顾[3]。下面将从小组建设、导学资料、评价机制、实施步骤几个方面来具体说明。
1.小组建设。为便于合作学习和探讨式学习,首先要进行小组建设。根据学生的成绩,每3人一组,3人中有成绩较好、中等、较差学生各1名。每个小组选一名学习组长,负责管理学习和维持组内纪律。小组建设是教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为小组赢得荣誉,使学习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带着责任感和小组荣誉感的事情,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完成小组任务时,小组各成员都能根据自身特点扮演相应的角色,从而让每个人的特长得到发挥。
2.导学资料。“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生自主学习应占到课堂时间的70%。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教师需事先编写导学资料,明确该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思路、探究式问题等,学生根据导学资料提前进行自主学习。导学资料的编写应注意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否则学生看导学资料反而成了一项很重的任务。导学资料里的探究式问题应按照该节知识点的内容框架顺序,由易到难编排,便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3.评价机制。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并在每次课选出表现前三的小组给予奖励。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都能为小组加分,每次课记录各个小组的得分。每四周公布一次汇总得分,让各小组清楚自己的排名。学期末对总得分较高的小组给予奖励。同时,提升课程平时表现的分数比重,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只是期末考试,而是以过程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
4.实施步骤。①教师提前几天将导学资料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资料自学,找到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答案,标记不能解决的问题,并且找出自学过程中其他疑问之处。②课堂上进行分组学习,各小组成员交流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及发现的疑问之处,进行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共同解答。合作学习完成后若还有不懂之处,则由各小组派代表提出问题,教师将收集到的问题写于黑板上,由全班共同探讨解答,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点拨讲解。③收获盘点,由学生自己进行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盘点,总结自己的收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布置适当的作业。④小组任务,在整个课程教学中,不定期布置小组任务,如与课程相关的专题调查研究、学生上台PPT专题汇报、对行业内热点问题辩论等,各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效果将有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为各小组计入相应的得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讲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讲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效果不好。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则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和进行知识总结等,学习热情较高,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2.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解决导学资料里的探究式问题,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始终是学生自己探索知识。教师则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探索理解与发现知识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科素养指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通过这种专业思维能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专业基本经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演示学习等方式,多途径探究、掌握知识,加深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为解决专题问题,学生需查找大量资料,开阔学科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本学科的专业思维,逐步地提升了学科素养。
1.学生积极性太高,影响课堂纪律。实施教学改革后,学生上课积极性倍增,课堂氛围活跃,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后马上多个学生同时站起来抢答,有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有小组的学生仍沉浸在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中等。为此,通过收集学生意见,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需本小组所有成员都回答过一轮问题后才有资格再次回答问题,除非该问题没有人回答;②当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小组应停止对于该问题的讨论,若有不同见解可在该学生回答完后提出共同探讨,提出不同见解可为小组加分。通过这两个举措,学生课堂纪律得到了保证,同时也尊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部分章节内容太难,学生自学难度较大。因“船舶操纵与摇摆”课程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性较强,有部分章节的内容学生在拿到导学资料开始自学时,发现难度较大,大部分内容都看不懂。针对这个情况,教师需录制微课视频讲解这些较难的知识点,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结合导学资料,完成自学过程。
3.学生课堂讨论时长不可控,学时不够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讨论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包括小组内部讨论及全班讨论。有时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问题,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讨论异常激烈,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会一步步慢慢接近真正的答案,但这个过程耗时将比较长,造成学时不够用。笔者认为这种讨论应当鼓励,学时不够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某些容易理解的章节完全由学生自学,不在课堂上花时间来解决。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科素养也得到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