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英
(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邓村小学,山东 潍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品德与行为习惯的一门课程,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枯燥无味的说教已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弃片面地追求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仅有这些是不够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品社课堂变得更加精彩呢?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功近利只能是杀鸡取卵,我们务必在教学中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而在这个过程中,教材也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等多方面都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参照。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品德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生活,让品德课堂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而让学生学会衡量自己的德行。例如,在《大家都是好朋友》的一课中,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学会同学间友好相处的方法,因此在学习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做的是先找出自己的好朋友,然后说说他的优点,说一说自己与他平时是如何相处的,通过与身边的人相处的方式,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方法,最后再进行总结。这样的方法既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接受,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同时也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足以告诉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程离不开生活实践,因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与编排都密切围绕着学生的生活展开,课本中那些没有情感的符号无时无刻地在向我们传达着生活的气息,渗透着生活的情感。教师要做的就是捕捉生活的剪影,让学生参与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得到感悟。例如,在讲授“吸烟的危害”时,我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的资料向学生展示了吸烟的危害,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吸烟给自己、给他人带来的伤害,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课前做的关于身边的吸烟人的小调查,通过大量的数据震撼学生心灵,最后让学生在“向二手烟说不”的条幅上签名表决心,并付诸行动,劝诫身边的人不要吸烟。这次签名活动不仅是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一种体现,更是将知识回归生活的很好体现。
品德与社会课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由“知”到“行”的过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要想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就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创设多种环境,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准则,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分析判断、加深认识,达到“知行统一”,进而成为约束自己德行的生活准则。当然,教师也要注意言传身教,不仅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给予指导,更要对学生输出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引导,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作为老师,为人师表更应该做出表率,如果我们想要让学生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人,那么老师首先要成为这样的人,然后才能带领学生进入爱国、爱生活的意境中。例如,品社课本中提到:当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学生有可能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我们可以提“‘我校的爱心一日捐’活动,你参加了吗?”不一定非得发生地震后捐钱才算伸出援助之手。在捐款时,老师首先捐款会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让孩子坚信自己的这种默默奉献的品质是非常可贵的。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学生要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变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的参与性、探究性学习,当然,将课堂还给学生还需要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学生不仅要学,更要参与教,让大家在相互探究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例如,在学习母亲河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先搜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对母亲河有了一定的了解,上课交流时,通过学生的资料交流、思想碰撞,大家会从其他同学那找到更多的有价值的资料,实现了小组内、班级内的资源共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剩余同学可以进行提问,在答疑解惑的过程中,实现了学生之间的教学共赢。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并从生活实际出发,借助课内外各种资源,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实践,让品社课堂中的理论知识都能成为生活中一个个最精彩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