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斌 赵江勇 陈锐 何玉霞 谢凤菊 刘玉英 秦艳 马蕊 李克群 武师润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浆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l-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治SIRS患儿77例为病例组,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8分者为轻型组(sIRSl组),≥8分者为重型组(sIRS2组)。另选同期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DD、t-PA及PA1-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RS1组、SIRS2组急性期DD、t-PA、PAI-1含量明顯增高(P<0.05);与SIRSl组相比,SIRS2组急性期DD、PA1-1含量明显增高,t-PA含量明显减低(P<0.05)。结论:①SIRS患儿凝血系统被激活,同时伴有纤溶功能亢进。②凝血亢进和纤溶系统活化与SIRS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与病情较轻患儿相比,病情较重患儿凝血系统被激活的程度较高,且纤溶系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
关键词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DD;t-PA;PAI-1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严重者可导致进行性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重,死亡率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认为多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凝血机制的失常,而凝血机制的失常又可加重SIRS的发展,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本研究测定不同程度SIRS患儿血浆D-二聚体(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I)的表达情况,探讨SIRS患儿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SIRS患儿77例为病例组,男46例,女31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3.2±1.8)岁。原发病包括重症肺炎58例,病毒性脑炎5例,化脓性脑膜炎6例,哮喘持续状态1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例,急性中毒4例。SIRS的诊断参照2005年Parker的小儿SIRS诊断标准。所有SIRS患儿均在急性期进行危重症评分,按照APACHE-Ⅱ评分,<8分者为轻型组(SIRSl组),≥8分者为重型组(SIRS2组)。另选同期我院儿科门诊体检的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个月~5岁,平均(3.5±1.7)岁。3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检测方法及指标:两组患儿于发生SIRS后第1天静脉采血,对照组于上午、安静状态下静脉采血。分别抽取股静脉血2mL,以3 000 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于试管内,-70℃冰箱保存,留待批量测定。应用ELISA法测定DD、t-PA、PAI-1含量,试剂盒均由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x±s)用于所有数据的表示,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组间两两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用于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IRS1组、SIRS2组急性期DD、t-PA、PAI-1含量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RS1组相比,SIRS2组患儿急性期DD、PAI-1含量明显增高,t-P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SIRS发生时,机体释放出大量的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引发瀑布式效应,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对机体造成巨大损害。过度释放的细胞因子通过多种途径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复杂的反应体,严重者可导致DIC的发生。国内外学者对成人SIRS凝血纤溶系统的一些相关指标做过研究,研究表明SIRS时凝血系统异常紊乱非常普遍,包括凝血活性增加、抗凝活性减少等,但关于小儿SIRS的相关指标的研究尚较少。
DD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的DD含量是非常低的,采用普通检测手段基本检测不到。而如果人体内的DD含量显著升高,则表明有凝血酶生成及继发性纤溶,机体此时处于高凝状态。目前,DD被公认为是反映纤维蛋白溶解、降解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目前诊断DIC前期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SIRS1组、SIRS2组患儿急性期DD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与SIRS1组相比,SIRS2组患儿急性期DD含量明显增高。提示SIRS患儿凝血系统被激活,同时伴有纤溶功能亢进,而且继发性纤溶系统活化在SIR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纤溶亢进与SIRS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凝血系统被激活程度较高,更容易发生DIC,甚至导致患儿死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SIRS时患儿凝血系统被激活,同时伴有纤溶功能亢进;凝血亢进和纤溶系统活化与SIRS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较重的患儿凝血系统被激活的程度较高,且纤溶系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