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咸水沽第五中学 天津 300350)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初中教育在文化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在音乐教育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新时期,要求开展音乐创新教育,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而欣赏教学在初中音乐创新教育中的应用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人们能够通过多种音乐形式进行情感的表达,而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又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创新教育时,确保学生能够完整的欣赏音乐,这有利于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单一学唱模式使学生产生的排斥心理,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好奇心和自主学唱欲望,从而更加专注的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对于音乐形象,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与想象,以此表达自我情感。在音乐创新教育中,教师可以在不做任何提示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欣赏音乐作品,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教师只要适时加以引导即可。而教师为学生创造音乐的想象空间,并不是让其盲目想象,而是以一定的音乐要素为基础。教师需依据音乐作品中的要素和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反复多次的欣赏音乐,并展开大胆联想,勇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1]。
音乐创新教育重视学生素养的提高,而欣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开展欣赏教学的初期阶段,学生仅有对音乐作品中的一些悲伤、欢快、愤怒等情绪的感性认识。随着欣赏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应增加难度,引导和启发学生以理性的分析来看待音乐作品。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还能了解音乐的主题、表现手法、音乐要素等,例如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内涵的音乐来分析其在节奏、旋律以及调式上的变化。初中阶段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进化过程,使学生在音乐创新教育中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在熟悉初中音乐教材的基础上,将音乐作品中的内涵提炼出来,创设生动具体的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积极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在优美的音乐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一个独特且全面的认知,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和想象力。例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感受新疆歌舞的风格与情绪,能够以明朗活泼的情绪、自然圆润的声音及清晰的吐字来演唱《青春舞曲》,并引导学生使用打击乐器为《青春舞曲》伴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故事讲解与图片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创设音乐情境,将学生带到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的新疆,使学生感受到新疆的神奇和美丽。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一边播放《青春舞曲》,一边带着新疆帽跟随着音乐展示“托帽式”、“绕腕”、“微颤”“移颈”等典型的新疆舞动作,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新疆舞的美丽,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开展欣赏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将传统静态的音乐知识转变为动态的音乐知识。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间,将师生互动与多媒体试听穿插进行,充分发挥多媒体为音乐创新教育服务的作用。例如在开展《绿叶》这首歌曲的欣赏教学时,教师应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向学生展示灿烂的阳光、苍翠的树林、山川、河流、原野等画面,并搭配背景音乐,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的感官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为这些优美的画面编上歌词,念一念。然后教师再给画面搭配上原来的歌词,让学生欣赏,这有利于学生更深层的理解歌舞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获得情感上的共鸣[2]。
初中音乐创新教育要求丰富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应确保音乐教育以开放的态度和广阔的视野来开展。其实在初中的各个学科中如美术、语文、历史、地理等都会多少涉及一些与音乐有关的部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点,建立音乐创新教育与这些学科的联系。例如,将音乐与美术相结合从而更加形象的表现音乐;或是将音乐与语文诗词相结合,丰富音乐表现内涵。还可以将音乐教学与地理学科相结合,如在学习《给未来一片绿色》这首歌曲时,可以结合地理中《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这一课,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要求对初中音乐进行变革,通过应用欣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促进初中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