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克尔台乡蒙古族学校 黑龙江大庆 166252)
作文是人们表达自身思想,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手段。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对外界的认知水平,我们的精神世界,是我们与他人对话,与世界对话的一种重要方式。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不仅是提高他们应试的能力,也是培养他们的个人素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意义。[1]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并不把这当成一次与他人对话的机会,原因何在?以往的作文基本都是按照课本命题,又或者老师给出题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内容。作为初中老师,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在最后就导致初中学生的作文缺乏新意,没有真实的情感,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差甚远。学生的想象力受到约束,自我意识不能充分发挥。初中正是他们个体意识的强盛阶段,写作中的诸多限制不能让他们的个人风格展现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对作文提起兴趣。[2]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度探究问题,而目前的作文课堂上,教师们的课堂教学观念难以转化,依旧是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这在无形之中就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非常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是人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外在反映。但这都以学生的逻辑能力,语言能力为基础。因此,在初中作文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予引导。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和兴趣。
客观来讲,如今的作文教育,没有专门的教学教材,全部都归纳在语文课本之中,缺乏基本的写作指导,也导致了写作方面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被弱化,学生难以充分得到锻炼。而现有教材中,很多作文的主题,题目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们难以将作文真实的表现出来,更不用说所谓的真情实感,这就导致很多“想当然”作文的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初中生写作普遍存在文理不通,逻辑不清,甚至凑字数的情况发生。学生们课外阅读太少,没有语言文字的积累,同样也导致作文中语言匮乏,主题立意陈旧等问题。
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论述:“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这在作文写作中也是同样的。新课改要求初中生的写作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向学生强化一个概念,“作文应源于生活”。让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将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以及思考结果总结起来,积累写作的素材。让学生动笔,将这些思考到的东西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提升。在真正的写作中,用这样的素材写出的作文,谁还能说它缺乏真情实感?
文学是人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一种手段。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同样要锻炼学生们的文学敏感性,能够积极敏锐的感受文学,感受作者在文中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这门学科是严谨的,但是它所承载的情感却是感性的。在作文教学中,失去了感性,学生的作文就会空洞,空泛,自然没有真情实感,这很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反之,如果失去了它的严谨,或者说理性,学生的硬性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自然就无法取得进步,会导致作文语言匮乏,让文章味同嚼蜡,很有可能连语句通顺也做不到。这就要求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如今新媒体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育,并且成为教师的一大助力,且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通过新媒体的运用,创设情境,以情境入学。通过网络视频,让学生赏析与写作相关的文本,使感性见于理性。还可以让学生主导,选择优秀的文本进行配乐朗读,学生自主点评,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中的情感。[3]
我国著名诗人杜甫曾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充分揭示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他们的阅读范围,使学生思路开阔,写作时候不再无法下笔。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养成积极记录阅读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对阅读中的某种观点,某个精彩的段落积极抒发自己的观点。既积累的学生的词汇,又是对学生赏析能力的一种提升。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对学习文本的批评和吸收,让学生主动发现好的,摒弃坏的,从而不断减少在写作过程中的逻辑错误,直至没有。
借助各种途径增加学生的写作训练。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性学科,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广泛而常见,教师应当借助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写作能力(如校园活动总结,班级简介,等等),循序渐进,广泛涉猎,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的作文能力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它是一个长远而缓慢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提高他们应用写作的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此外,学生因个体经历与对文学的敏锐程度不同,需要教师耐心引导,鼓励。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必定会得到提升。